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蜗牛的为害特点与防治方法有哪些? 其他

蜗牛的为害特点与防治方法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为害特点:蜗牛俗名水牛,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属食性杂害虫,主要为害豆科、十字花科和茄科蔬菜等多种作物。成、幼贝以齿舌刮食叶、茎,造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咬断幼苗,造成缺苗。影响蔬菜品质及菜农经济效益。此害虫在我镇种植蔬菜区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此害虫防治以成为菜农头疼问题。如何先选择有效防治方法,确保蔬菜品质及菜农经济效益显得十分重要。?xml:namespace>

蔬菜田蜗牛防治方法:防治蔬菜田蜗牛,可采取综合措施。(1)清洁田园。及时清沟理墒,排除积水,去除杂草,确保畦面干燥,破坏蜗牛的栖息、产卵场所。(2)人工捕杀。将菜叶、半干的杂草等堆放在菜畦上,早晨捕杀集中栖息在上面的蜗牛。也可以在晴天清晨人工捕捉栖息在蔬菜茎叶上的蜗牛。(3)撒生石灰。菜畦土表干燥后,在其四周撒生石灰,每亩用510公斤,蜗牛沾上生石灰后会失水死亡。(4)药剂防治。每亩用6%聚醛•甲萘威颗粒剂600750克,在傍晚均匀撒入田间。

蜗牛有独特的生存、活动和取食方式,外表有坚硬外壳保护,防治药剂品种不多,天敌较少,这些都给其发生危害带来便利,给防控工作带来不利。
在白菜上,农民多采用四聚乙醛颗粒剂直接撒施,用量一般500-700g/亩,撒施方法是种植行成行撒施。防治时间一般选择在下午或傍晚进行施药。由于是颗粒剂,蜗牛引诱取食需要一定时间,防效较慢。第1天防效一般在5-10%,7天后防效可到达50-60%,10天可达到70%左右,15天之后药效下降,20天后药效很差。白菜田防治效果,药效较慢,有一定持效期,最后效果可达到60-70%。如果再提高防效,用量往往成倍增加,每亩可达到1000-1200g。
在夏玉米上,受害最重的时期在中后期。玉米植株高大,蜗牛取食危害在植株上,有的可爬升到顶部叶片危害。撒施四聚乙醛颗粒剂的效果很差,即时成倍增加用量,依然达不到理想药效。一般防效20%左右,甚至更低,最高防效达到30-40%左右。原因是蜗牛活动、取食在叶片、雌穗等部位,栖息隐蔽在植株的叶片下、叶柄处等地方,而颗粒剂撒施90%的药剂撒在地表,蜗牛很难下到地表取食,防效自然很差。而采用喷雾的方法施药,施药作业很难展开,施药时间很短,蜗牛在阳光充足时,在叶片下等隐蔽处藏身,喷药很难喷到虫体上。
防治蜗牛危害,应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开展综合防治。开展农业、物理、化学的综合治理措施,重点开展前期压低虫源基数,点片挑治。
1、物理措施。冬季休闲时翻耕,深埋地表越冬个体,或直接杀死。
2、农业措施。一是轮作倒茬。种植葱蒜类、韭菜等作物,轮作2年。二是在蜗牛发生严重地块,清除田间秸秆和覆盖物,保持地面清洁、平整,破坏蜗牛保护所。及时中耕除草,降低土壤湿度,保持地表干燥状态,破坏蜗牛活动和生存条件。
3、化学防治。主要药剂是四聚乙醛、聚醛甲萘威等。剂型有颗粒剂、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等。防治方法有撒毒饵和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