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本花期调整方法如下:
一、秧田期和分蘖期调节
秧田期和分蘖期调节的依据是“对应叶龄”数。通过叶龄观察 ,如果发现某一亲本的“对应叶龄”数明显超过另一亲本 ,就可以采取措施 ,进行初步调整。
1.培育壮秧: 父母本壮秧是杂交制种花期相遇和高产的基础。杂交制种强调父母本要“一等苗对一等苗”,就是要避免“父壮母弱”或“母壮父弱”的现象。秧苗素质好 ,抗逆性强 ,移栽后生长发育正常 ,容易达到花期相遇。
2.秧龄调节法: 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秧龄的长短对移栽后秧苗的生长和发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即秧龄的长短影响播始历期的长短。秧龄超过一定阶段 ,抽穗期就有推迟的趋势。根据这一特点 ,可以在适宜的秧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父本早于母本 ,可以适当提早母本的栽插期 ,缩短母本秧龄;若母本早于父本 ,可推迟母本的栽插期 ,适当延长母本秧龄 ,达到协调父母本生育期的目的。
3.栽培技术调节: 一是通过移栽时间来调节。 如果母本早于父本 ,母本可以安排在上午移栽 ,田间保持落水层 ,加重植伤 ,以推迟母本发育;如果母本迟于父本 ,则母本可安排在晴天下午 4时以后或阴天移栽 ,田间保持 5 cm 左右的深水层 ,以减少高温造成的植伤 ,促进母本发育。 二是采用移栽方法调节。如果母本早于父本 ,母本拔秧后洗泥移栽 ,减慢活棵的速度 ,推迟母本发育 ;如果母本迟于父本 ,则母本带泥移栽 ,提早活棵 ,促进母本发育。 三是在大田管理上实行科学管水 ,科学施肥 ,防止肥水管理不合理而出现僵苗或过旺苗而导致花期不遇。
4.中耕调节法: 根据中耕伤根的原理 ,对生长偏快的亲本采取深中耕 ,对发育偏慢的亲本实行浅中耕。
二、幼穗分化期调节幼穗分化期调节的依据是幼穗发育进度。 根据水稻发育生理 ,父母本在幼穗分化过程中 ,对生育期影响较大的有两个敏感期: 一是幼穗分化四期前 ,这时稻株已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对外界条件反应敏感 ,受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水分、肥料、激素等的影响 ,幼穗发育会明显地推迟或加快 ;二是花粉充实期 ,即幼穗发育的第七期 ,这时由于大量花粉粒需要碳水化合物充实 ,若采用割叶等措施 ,会使抽穗期明显地推迟。 因此 ,在水稻生长进入幼穗分化后 ,应抓住这两个关键时期及时进行调整。
上一篇: 怎样让鸡安全健康度夏?
下一篇: 杨树叶黑斑病如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