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的需水特点:各种类型的花生的需水规律都是“两头少,中间多”。
1、氮素营养:氮素主要是参与复杂的蛋白质、叶绿素、磷脂等含氮物质的合成,促进枝多叶茂、多开花,多结果,以及荚果饱满。若氮素缺乏,花生叶色淡黄或白色,茎色发红,根瘤减少,植株生长不良,产量降低。但氮素过多,又会出现徒长倒伏现象,也会降低花生的产量及其品质。
2、磷素营养:磷素主要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促使种子萌发生长,促进根和根瘤的生长发育,同时能增强花生的幼苗耐低温和抗旱能力,以及促进开花受精和荚果的饱满。缺磷就会造成氮素代谢失调,植株生长缓慢,根系、根瘤发育不良,叶片呈红褐色,晚熟且不饱满,出米率低。
3、钾素营养:钾素参与有机体各神生理代谢,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加速光合产物向各器运转,并能抑制茎叶的徒长,延长叶片寿命,增强植株的抗病耐旱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花生与根瘤的共生关系。缺钾会使花生体内代谢机能失调,呈暗绿色,边缘干枯,妨碍光合作用的进行,影响有机物的积累和运转。
4、钙素营养:钙素能促进花生根系和根瘤的发育,促进荚果的形成和饱满,减少空壳,提高饱果率。同时钙素能调节土壤酸度,改善花生的营养环境,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缺钙则植株生长缓慢,空壳率高,产量低。
此外,花生对各种微量元素虽然需要量不大,但也很重要。
钼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并在根瘤菌固氮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是根瘤菌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缺钼则根瘤菌失去固氮能力。
铁能参与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并参与叶绿体蛋白质的合成,花生缺铁叶绿素不能形成,新生叶片成白色,茎叶生长都受到抑制。
锰对氧化作用有影响,能促进茎叶健壮,增加植株的抗寒力。
硼能促进对钙素的吸收,并对输导系统和受精结果有重要作用,缺硼可使输导作用失调,同化作用、根系发育、根瘤形成也会受到影响。
硫也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元素之一,缺硫则叶片色泽暗淡,甚至变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花生的需水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需水又怕水。据测定,花生每合成1克干物质需消耗水分450-500克。北方普通型花生,亩产250公斤时,全生育期耗水量为290立方米;南方珍珠豆型花生,亩产200公斤时,全生育期耗水量为120-170立方米。但是水分过多,尤其田间积水,对花生是有害的,或产生“发水黄”现象和引起徒长倒伏,或产生烂根死亡,或烂果发芽。
2、头少中间多。即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不一样,苗期少,开花至结荚期多,饱果成熟期少。
3、生需水临界期为盛花期,需水最多的时期为结荚期。即盛花期是花生一生对水分最敏感时期,一旦缺水,对花生产量造成的损失最大,而结荚期为 花生一生需水最多时期,缺水干旱造成的产量损失很大。故这二个生育期要保证水分供应,不能缺水。
4、有较强的耐旱能力。花生属旱作物,有较强的主根和巨大的叶肉贮水细胞,能适应一定的干旱环境。
花生属耐旱作物,但任何植物生长都离不开水分,花生生长同样离不开水分,尤其是在花生盛花期和结荚期不能缺水,因为盛花期是花生一生对水分最敏感时期,结荚期是花生一生需水最多时期,这两个时期如果干旱缺水,会严重影响到花生产量。
花生在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有较大差别:苗期少,开花至结荚期多,饱果成熟期少,即典型的“两头少、中间多”。根据花生的需水特点,种植花生在水分管理上,应把握“燥苗、湿花、润荚”,即苗期水分宜少,保持土壤适当干燥,促进花生根系深扎和幼苗矮壮;花针期水分宜多,土壤宜较湿,促进开花下针;结荚期土壤湿度又要适当控制,掌握“润而不湿”,既要满足荚果发育需要,又要防止水分过多引起茎叶徒长和烂果烂吊。
上一篇: 慈姑黑粉病危害特点是什么?
下一篇: 拖拉机三角带打滑的原因?怎样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