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预防:防治该病,首先应严格执行环境卫生消毒制度,单靠疫苗接种则难达到预期目的。因为雏鸡在免疫接种后7天或稍长的时间内,其所产生的抗体还难于抵抗病毒的侵袭,即出现所谓的免疫空白区。加之该病毒对环境中各种因素有高度的耐受性,极易引起早期感染,导致免疫失败而引起该病的爆发。因此,在引进雏鸡前,应对环境、鸡舍、地面、饲用器具等,用2%烧碱液喷洒消毒,并静置4小时后冲洗干净,然后再用0.2%过氧乙酸液或5%甲醛液喷雾消毒。在进雏鸡前7-10天,用5%甲醛液按1立方米40毫升的用量,对鸡舍进行薰蒸消毒10小时。雏鸡入笼后,每周用0.2%过氧乙酸、百毒杀等交替带鸡消毒2-3次。对母源抗体水平不高的雏鸡,更应注意加强鸡舍和带鸡消毒,一般应维持到60日龄。同时,还应加强对饲养人员的防疫和消毒管理。
对受威胁的鸡群进行疫苗接种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方法。用于预防该病的疫苗有活疫苗和灭活苗两种。活疫苗多为弱毒力和中等毒力的疫苗,主要用于雏鸡预防。灭活苗为油乳剂灭活苗,主要用于雏鸡预防。通常该病预防接种的最佳时间为18-20日龄首免,30-35日龄二免。但由于各种原因,即使同一批雏鸡,其母源抗体的水平不尽相同,因此在同一时间常有部分雏鸡得不到母源抗体的保护,故目前在实际操作时,常将首免提前5-7天。当然,该病最佳免疫时间,应依据雏鸡或鸡只的母源抗体水平或血清抗体水平的监测进行确定。一般而言,父母代鸡在10-14日龄时,用中等毒力活苗滴眼、滴服或饮水,30-35日龄,重复饮水免疫;18-20周龄,用灭活油乳剂苗肌肉注射。商品化蛋鸡可只进行首免和重复免疫,方法同父母代。商品肉鸡,分别在10-14日龄和24-28日龄用中等毒力活苗滴眼、滴服或饮水免疫,如在50日内能全部出栏,也可不进行重复免疫。
⑵治疗:综合治疗时,每天带鸡消毒1次,及时隔离病鸡;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法氏囊Ⅱ号、氨苄青霉素、肾肿解毒药及速补-18;恢复期饲料中维生素含量应提高1-2倍。高免卵黄治疗时,对患病鸡逐个胸肌注射鸡法氏囊高免蛋黄液,每只每天1-2毫升。中药治疗时,可用速效囊宝(主要含有黄芪、红花、当归、茜草、银花、建翘、地榆等药物的水提取物),每只每天1-2毫升,加入饮水中自由饮用,重病鸡可灌服,连用4-6天。
上一篇: 现行《森林法》是什么时阎通过和实施的?
下一篇: 如何防治紫薇树长斑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