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在6-7月采收盛期过后,由于高温高湿,往往容易落叶,导致挂花不住,影响产量,常常是白星病危害的后果。辣椒白星病又称斑点病,在露地辣椒上点片发生,严重时可造成植株落叶早衰,影响产量,但一般不造成毁灭性危害。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高温又高湿和闷热阴雨天气易造成落叶。
1、辣椒白星病的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多在采收盛期发生,重点危害中下部叶片。有时苗床期也发病,上部嫩叶受害较重。叶片上形成许多圆形或椭圆形小病斑,直径3-5毫米,边缘深褐色,稍隆起,中央白色或灰白色,其三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中间组织有时破裂脱落,湿度大时,或落地的病叶上有时有黏质物流出。发病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且落叶前多不呈黄色。
2、辣椒白星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高畦、窄畦栽培。及时清除病残体,增施磷、钾肥,采收期增施叶面微肥或菌肥。
(2)化学防治
在开花坐果后,开始预防性施药或在发病初期施药,可选用1:1:200波尔多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胂·锌·福美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10天1次,连续2-3次。注意药剂应交替使用。
主要危害叶片,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多在采收盛期发生,重点危害中下部叶片。有时苗床期也发病,上部嫩叶受害较重。叶片上形成许多圆形或椭圆形小病斑,直径3-5毫米,边缘深褐色,稍隆起,中央白色或灰白色,其三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中间组织有时破裂脱落,湿度大时,或落地的病叶上有时有黏质物流出。发病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且落叶前多不呈黄色。
上一篇: 秧苗到了插秧时期但不能及时插秧怎么办?
下一篇: 国家对农机产品的三包问题有专门规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