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保护 > 渔业生产中,如何防治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 水产保护

渔业生产中,如何防治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病原

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是柱状嗜纤维菌(原叫柱状屈桡杆菌).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故群众又称此病为“乌头瘟”.病鱼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鳃片上有泥灰色、白色或蜡黄色斑点,鳃片表面、鳃丝末端粘液增多,并常粘附淤泥,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盖骨中央的内表皮常被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故有“开天窗”之称.

流行情况

本病为淡水鱼养殖中广泛流行的一种鱼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鲫、鲢、鲂、鳙也可发生.近年来,名优鱼养殖中,如鳗鲡、鳜鱼、淡水白鲳、加州鲈、斑点叉尾鱼回等多有因烂鳃病而引起大批死亡的病例.不论鱼种或成鱼阶段均可发生.该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由于致病菌的宿主范围很广,野杂鱼类也都可感染,因此,容易传染和蔓延.本病常与赤皮病和细菌性肠炎病并发.

预防

1.由于草食性动物的粪便是粘细菌的孳生源,因此鱼池必须用已发酵的粪肥或者用成品肥料如:中仁速肥宝、肥水膏等.

2.菌克200~250/.米用热水浸泡半小时以上进行全池泼洒.

治疗

1.双黄精华.150-200ML/.米进行全池泼洒.

2.利福平以0.1-0.2PPM进行终浓度向全池泼洒.

3.双黄精华按照4-5毫升每公斤饲料混饲内服,每天2,连用3.

4.注意水质变化,及时用菌制剂及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5.醛速杀,中仁金碘,二氧化氯,中药消毒制剂“双黄精华”等系列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