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牛乳头状瘤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牛乳头状瘤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根据病毒的病原性和临诊症状,一般牛的乳头状瘤可分为如下5 种类型。

1、皮肤的纤维乳头状瘤。通常认为该类型病变由2型病毒引起,4~18 月龄的牛易发病,病牛头、颈、垂肉和肩部的瘤体颜色灰白,直径从几毫米到10 厘米不等,表面无毛生长,干燥、角化,有宽大基部与皮肤相连,有的呈菜花样,易流血,并带恶臭。多数病例在出现疣后4~8 星期,瘤体可自行脱落,也有的可持续很长时间。经过组织学检查可认定为纤维乳头状瘤。

2、生殖系统纤维乳头状瘤。该类型病变由1 型病毒引起,呈典型的纤维乳头状瘤,主要侵害公牛阴茎和阴门,常在交配时传播,主要发生于成年牛。公牛阴茎和阴门纤维乳头状瘤表面光滑,不形成蕨状,通常表现在公牛采精或交配后阴茎或鞘出血,患有阴道纤维乳头状瘤的犊牛通常不会被发现,除非疣长得特别大。经过组织学检查可认定为纤维乳头状瘤。

3、非典型性皮肤乳头状瘤。此类肿瘤可在牛群中暴发,并且是持续性的。根据临诊经验得知,某些病例可自行脱落,也可在同种动物再发。乳头状瘤外观为扁平的圆形病变,有宽的基部,镜下可见过度角化的棘皮症,可扩散到真皮浅层,但许多真皮的附属结构仍可维持其功能。

4乳腺和乳头的乳头状瘤。该类型病变通常认为是由1 型病毒和5 型病毒感染所致。病牛的乳头和乳腺长出的疣经常是多型的,本病多发生于成年牛,不侵害乳管,有肉茎的蕨形乳头状瘤壁比皮肤发生的外形较小,有些发生在乳腺的病变,往往扩散成扁平状。单独由5 型病毒引起的乳头状瘤,在乳头可形成米粒状病变,偶尔侵害病牛乳腺,一般可侵害一个或几个乳头,有的呈典型上皮突起的乳头状瘤或纤维乳头状瘤的疣生长尤为旺盛,对挤奶和奶品质的影响较为严重,特别是生长于乳头末端的疣,成年牛的米粒状乳头状瘤可持续数个月或者数年。

5、消化系统的乳头状瘤。该类型肿瘤通常主要由3型和4 型BPV 引起,主要侵害牛的食管、前胃、口腔等处,无明显症状,偶尔会影响牛嗳气,从而引起迷走神经性消化不良。4 型病毒引起的消化道损伤有恶变为恶性肿瘤的可能。1 型和2 型BPV 也可引起牛只消化系统的纤维乳头状瘤,多在屠宰后才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