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晒田时间上,要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所谓“苗到不等时”,是指够苗(一般每亩总茎蘖数20万~25万)就要晒田,不必等到水稻 生长发育达到一定时期才晒。由于杂交水稻分蘖能力较强,刚开始晒田时仍然能够继续分蘖,因此应将晒田时间适当提前,在总茎蘖数达到计划苗数的八成时就要开 始晒田。所谓“时到不等苗”,是指水稻一旦进入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始期,即使每亩总茎蘖数尚未达到预定目标,也要及时排水晒田。否则错过时机,水稻对水的 敏感性增强,就不宜再断水晒田。
在晒田程度上,要看田、看苗、看天气灵活掌握。一般叶色浓绿、生长旺盛的肥田,以及低洼冷浸烂泥田要重晒;叶色青绿、长势一般、施肥不多的瘦 田,以及灌水困难的旱田要轻晒;对保水性能差的沙土田,晒后土质易变硬、复水后难泡软的胶泥田,以及缺乏灌水条件的“望天田”,就不宜晒田。晒田时间一般 控制在5-7天,以晒至田面出现鸡爪裂纹、秧苗叶色转淡、叶片挺直如剑、进田站立不陷脚、新根现田面、老根往下扎为宜。晒田后要及时复水,同时根据苗情长 势每亩追施尿素2~3公斤,直到抽穗前不再断水,促水稻孕穗拔节。
上一篇: 桃树流胶病成因及综合防治?
下一篇: 养殖场发生畜禽病死,应向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