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窖内消毒 在甘薯收获前10天左右,进行窖内消毒处理,以杀灭病菌。消毒方法有多种:刮去窖壁陈土,使见新土,然后撒生石灰消毒;硫磺熏窖,按1立方米用硫磺50克的量,点燃后封闭窖门,熏一二天后,再打开通气孔;用1%硫酸铜溶液、2%福尔马林、辛硫磷200倍液、甲醛50倍液或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液,喷洒消毒。
2.薯块处理 精选薯块,剔除遭受损伤、冷害、渍害或病虫害的薯块,并在甘薯进窖前进行药剂处理。药剂能杀死薯块表面及浅层伤口内的细菌,起到防病保鲜的作用,使甘薯贮藏期间腐烂率大大降底。①多菌灵浸泡后贮。对黑斑病、软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浸薯块10分钟,捞出淋去药水即可入窖。30天后薯块方可食用。②甲基托布津浸泡后贮。用500~800倍液浸薯块10~15分钟,捞出淋去药水入窖。③代森铵浸泡后贮。代森铵成品为50%溶液,对人畜较安全,用200~300倍浸薯块,晾干入窖。④抗菌剂(大蒜素)浸泡后贮。用200倍液浸薯块10分钟,淋去药水后入窖。
3.适时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既可以调节窖内温度和湿度,还可以调节窖内含氧量,是确保甘薯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一般而言,甘薯入窖后15~20天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窖内温度保持15~16℃,湿度80%~90%。此后为贮藏期,温度控制在11~15℃,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严冬封窖后不要经常开窖,防止冷空气入窖。
上一篇: 大白菜心腐病症状及防治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