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饲喂清洁饮水
母羊分娩过程中失去水分较多,并且新陈代谢机能降低,抵抗力减弱。护理不当,会影响母羊健康,使其生产性能下降。
产后1小时左右,应给母羊饮清洁水,第一次不宜过多,一般为1~1.5升,水温在12~15℃,切勿给母羊喝冷水。
2. 注意恶露排出
恶露为产后从母畜子宫内排出的一种污物,在产后特定时间内称为恶露。正常情况下不臭,但有血腥味。若颜色变为灰褐色,有腐臭味,表明发生产后感染。
羊恶露排出的持续时间约5~6天,在产后最初3~4 d,每隔2~3小时,将卧地母羊赶起运动,如果任由母羊一直卧倒不动,对母羊体内恶露的排出不利。对于恶露长时间排不净或者出现异常臭味、发烧等情况,要查找病因,采取治疗措施。
3.减轻乳房水肿
母羊(尤其多羔母羊)由于妊娠期负担过重,产后腹部空虚,当运动不足,代谢异常时,腹部和乳房底部常发生水肿,影响奶山羊体质和产奶。
对于乳房水肿的高产羊,在产羔3天后按摩和热敷乳房,每次3~5分钟左右,每天3~4次,直到母羊乳房水肿消失为止。
4.合理调整饮食:
母羊产后容易感到饥饿,但消化能力还尚弱,产后1周内可多喂优质干草等易消化的饲草料,精料和多汁料的喂量可根据母羊食欲和体况灵活掌握。饲喂时应每次少量,勤添,饮水应保证清洁,多量。
生产1周后,可逐渐增加精料、青贮料及多汁料的喂量,2周后可恢复到正常营养水平。
如果2周后母羊食欲不好,拉软粪、稀粪,粪中有特殊气味,就不能急于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否则会造成食滞,轻者影响母羊泌乳量,重者伤害母羊终身的消化能力。
5.注重饲养管理:
母羊产后疲乏,抵抗力下降,应注意保暖、防潮、避风,褥草及时清除,畜舍、产床、运动场及时清扫消毒,也要注意用具和畜体的清洁卫生与消毒,预防感冒,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利于母羊休息和恢复。
奶山羊从分娩到产后20天内属于泌乳初期,也是母羊产后的恢复期。
在此阶段,母羊体质较为虚弱,产道、子宫等生殖器官都尚未复原,养殖人员应对母羊产后进行精心护理,科学饲养,加强管理,使母羊的体质尽快恢复,为进入泌乳盛期做好准备。
上一篇: 茄子幼苗壮苗的标准是有哪些?
下一篇: 大麦赤霉病会传播其它农作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