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病原: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棘球蚴为充满无色透明液体的囊泡,大小不一。在囊泡内膜上(生发层)生长许多头节(原头蚴)或含有头节的发生囊(子囊),子囊内还可产生头节和生发囊。有的子囊还可产生外生囊。这样一个发育良好的棘球蚴内所含有原头蚴(头节)可达上百万个。头节和生发囊往往由生发膜上脱落而游离在囊泡膜中,肉眼看上去,像许多砂粒,所以又将其称为棘球砂。有的囊泡内无头节生成,称不育囊。不育囊牛为90%,猪为20%,羊为8%,这表明羊是棘球蚴最适宜的中间宿主。细粒棘球绦虫的成虫很小,全长仅2-7毫米,由1个头节和3-4个节片组成。头节上有4个吸盘和顶突,顶突上长有两列小钩。虫卵呈椭圆形,外被有一层辐射状的胚膜,内含一个六钩蚴。成虫寄生于犬、狼小肠内,其含有虫卵的节片,随着犬、狼的粪便排出,污染了饲草和饮水,羊采食时食入包含虫卵的节片,卵内的六钩蚴在消化道逸出,钻入肠壁,随血流或淋巴散布到身体各处(肝、肺是最常被侵害的脏器),缓慢地生长发育为棘球蚴。羊死后,犬吞食了带棘球蚴的羊内脏而感染细粒棘球绦虫。
⑵流行特点:细粒棘球蚴为世界性分布,在我国主要以西北、东北、内蒙古、华北等地较为常见。绵羊的感染率在50%以上,也有的地区甚至高达100%。人的感染多因直接接触犬致使虫卵粘在手上再经口感染。绵羊是细粒棘球绦虫的最适宜中间宿主,所以绵羊的感染率最高。
上一篇: 枣树四季管理应重点抓什么?
下一篇: 什么是彩色棉?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