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蟹池大量投饵后,水质易肥,除了种植水草外,经常换水,并保持一定的水位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在冬季和7~9月,池水平均水深应保持最高水位(1.3~1.4米);4~6月和10~11月,水深以1~1.2米为好。春秋两季一般每7~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塘总水体的1/7~1/10;夏季每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3~1/5。换水时,水温相差不宜超过5℃,一次换水量不宜超过池塘总水体的1/2。遇到下列情况,应及时 采取措施调节:
(1)河蟹摄食量明显减少,白天河蟹上岸不下水,表明池水恶化,应立即冲水。
(2)连续阴雨、闷热,有机物耗氧量大,水中溶氧少,要勤冲水、换水。
(3)久晴未雨,加水困难,可泼洒生石灰水,每亩15千克,加水化浆后全池泼洒。在河蟹主要生长季节,通常10~15天泼洒一次。
(4)如水质转肥,可使用EM原露(微生态制剂)改善蟹池水质。其使用方法为:每池用EM原露1千克,稀释100倍,全池喷洒。1周后,水质还未好转,可再用EM原露,每池0.5千克。
下一篇: 冬储木耳防虫害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