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西葫芦 > 西葫芦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西葫芦

西葫芦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病症: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绿色斑点。病斑扩展迅速,由于受叶脉限制,面呈多角形,一、二天后病斑颜色变黄褐色至褐色,此时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灰黑色霉层。病重时病斑布满叶片,故使叶缘卷缩干枯,最后叶片枯黄而死。
二、病原的发病条件:
病原为古巴假霜霉菌。该菌的菌红体,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壤中越冬,病菌可来自温室种植的瓜类,通过气流、雨水和昆虫传播,由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叶片。病菌喜温湿条件,萌发和侵入需叶片有水滴存在。发病适温为15-22℃,低于15℃或高于28℃不利于发病。多雨、多露水、多雾和昼夜温差大,阴畦交替等发病较重,保护地栽培温度大,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时发病较易。
三、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培育壮苗,定植后加强栽培管理,保持植株健壮生长,以提高抗病能力。
2、降低湿度:合理密植,并注意加强通风透光等措施,降低保护地内空气湿度。
3、烟雾法熏治:每亩每次用45%百菌清烟雾剂200-250g分堆放置,点燃后闷棚,一般于傍晚开始,次日早晨结束。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已生1500倍每喷雾器兑新植霉素丰包、金绿叶或脉动一小包叶面喷雾。也可用烯酰吗啉1500倍代替已生叶面喷雾,每5-7天一次。
5、高温闷棚:发病期,晴天中午关闭风口,利用高温闷棚2小时,气温掌握在4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