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甜菜 > 甜菜根腐病的病原菌形态、大小、颜色有何特点? 甜菜

甜菜根腐病的病原菌形态、大小、颜色有何特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甜菜根腐病是由五种不同病原引发的,但是最终结果相同的病害统称。其中四种由真菌引发,一种由细菌引发。

其中较常见的镰刀菌根腐病,病原为黄色镰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镰刀型,无色,具隔膜3~5个,厚垣孢子间生或顶生。该菌出现频率最多。此外茄镰孢、尖镰孢,也能引起甜菜根腐病。

病原特征编辑

上述五种根腐病病原前4种为真菌引起。

镰刀菌根腐病

病原为黄色镰孢(Fusarium culmorum(W.G.Smith)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镰刀型,无色,具隔膜3~5个,厚垣孢子间生或顶生。该菌出现频率最多。此外茄镰孢(F.solani Sacc.)、尖镰孢(F.oxysporum Schlecht.),也能引起甜菜根腐病。[2]

丝核菌褐腐病

病原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2]

蛇眼菌黑腐病

病原为甜菜茎点霉(Phoma betae Frank),属半知菌亚门真菌。[2] 该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暗褐色,埋生在表皮下,内含很多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从顶端孔口逸出。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圆形或椭圆形,大小4~6×3~4微米。在自然条件下和培养基上均能产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圆形,无色,具厚壁。病菌生育适温27℃左右。分生孢子器形成和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3~25℃,最高33~35℃,最低2~4℃,适宜相对湿度95%~100%,适宜pH6.5~7。该菌在土壤中可存活8个月。种子上的病菌干燥条件下可存活2年。1℃经2~12小时处理,仅有个别孢子萌发,0℃处理2小时、1℃处理24小时、38℃经50分钟,孢子均不能萌发。[1]

白绢型根腐病

病原为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 (Curzi)Tu et Kimbrough),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在PDA培养基上菌丝体白色,茂盛,呈辐射状扩展;菌丝直径2~8微米,分枝不成直角,具隔膜;菌核初为乳白色,后变浅黄色至茶褐色,球形至卵球形,大小1~2mm,表面光滑有光泽。[2]

细菌性尾腐根腐病

病原为胡萝卜欧文氏菌甜菜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betavasculorum Thomson,Hildebrad et Schroth),属细菌。菌体杆状,大小1.2~2.5×0.6~0.8微米,单生、双生或链状。无荚膜,无芽孢,周生2~6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嫌气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