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麦叶蜂有什么特点? 小麦

麦叶蜂有什么特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麦叶蜂俗称小赫虫,发生普遍,广泛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等地,常与勃虫混合发生。近年来,一些高产麦田随水肥条件改善和群体增加,麦叶蜂发生为害有上升趋势。麦叶蜂主要为害麦类,幼虫取食小麦或大麦叶片,严重时可将麦叶吃光。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8-9毫米,雌蜂较大,雄蜂较小,体黑色而微有蓝色,前胸背板、中胸背板前盾片、翅基片赤褐色,翅膜质、透明,头部有网状花纹,复眼大,雌蜂腹末有锯齿状产卵器。卵肾形、淡黄色,长1.8毫米。幼虫5龄,体长17.1-18.8毫米,圆筒形,头褐色,胸腹部绿色,背面带暗蓝色。蛹长9-9.8毫米,初化蛹时为黄白色,羽化前棕黑色。

(2)发生规律麦叶蜂一年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羽化为成虫,产卵于叶背主脉两侧的组织中。4月上旬至5月上旬幼虫为害叶片。5月中旬老熟幼虫人土做土室,滞育越夏,到10月中旬蜕皮化蛹越冬。成虫和幼虫均具假死性。冬季温暖、墒情好时,越冬蛹成活率高,麦叶蜂则发生为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