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 如何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量?

如何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量?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物理、生物防治。

1、 采用农业防治,建立生态茶园 生态茶园是实施农业防治的有效措施,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减少茶叶农残,是减少茶叶中有害残留的生态环保措施。生态茶园中生物多样性高,具有降温、增湿、减风等功效以提高茶园自我调节能力,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生态茶园可以提高茶叶品质,达到控制农药残留的目的。生态茶园的模式有茶-林结构、茶-果结构等。
2 、运用科学原理对茶园实施管理 目前有很多科学管理茶园的原理,其中HACCP是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原理。HACCP即“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是一种保障食品安全的、科学的预防性管理系统。首先,检测茶园的土壤和茶树中残留农药的含量,根据含量来确定其被农药污染的程度,判断是否可以使用该茶园。其次,在茶叶生长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药,对农药来源进行严格控制。第三,控制茶园周围农作物的施药,防治农药通过空气漂移污染茶园,应尽可能在无风的天气里施药。第四,找准茶树的关键控制点,茶树的关键点就是直接施药浓度、用量以及用药时间,实现科学种植和有效管理,正确使用农药,把握用药最佳时机,减少用药量,从而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含量。第五,对茶园各项检测指标进行记录并验证,发现偏颇,应立即纠正。广泛推行该管理体系,我国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3、 应用科技知识生产优质茶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政府的茶叶生产管理部门要广泛宣传科学种茶、科学加工以及科学销售的知识,不断提高茶农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对茶农们进行农药化肥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让茶农掌握茶园病虫害、杂草治理的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相关部门要对茶树病虫进行预报预测,建立科学完整的茶叶生产保障体系。
4、 采用生物防治与物理机械结合的技术 对于茶树病虫害的预防及治理,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机械防治相结合的措施。无毒、无害、环保、成本低是生物防治的主要特点。对于茶树病虫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天敌资源,在茶区积极推广。物理机械防治技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防治害虫,人工捕杀是最简单的物理机械措施。扰乱害虫的正常生理活动,改变原有环境条件使害虫不能生存等方法。

想要去除茶叶农药残留,可以洗茶,即用热水淋洗茶叶,这是为饮茶卫生而洗去茶中的杂质、尘垢,或是洗去茶叶可能有的农药残留。

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茶叶出口贸易,近年来备受业界关注。云南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系研究人员杨志洁关认为,降低茶叶农药残留量有四大对策。

  第一,发展无公害茶。无公害茶作为农业部提出的政府行为和市场准入标准,在我国广大茶区已逐步推广。从病虫防治角度而言,所谓无公害茶是指通过尽量减少农药用量和优化防治技术,使得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低于我国无公害茶的标准。在发展无公害茶生产时,使用多种菊酯类农药应以联苯菊酯为首选品种,因为其对茶园的主要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发挥一次喷药兼治多种害虫的作用。

  第二,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具有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的特点。如国内研究利用捕食螨控制茶叶害螨的生物防治技术,已经取得一定效果。又如,印度研究者发现,来自热带的铁锈菌类是茶园杂草的天敌,它可以控制杂草的数目。生物防治技术一般不会产生抗药性,能长期控制危害且成本低廉,是目前防治茶树虫害、生产无公害茶叶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三,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或器械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最简单的人工捕杀,破坏害虫的正常生理活动,以及改变环境条件使害虫不能接受和容忍等。物理机械防治既可用于预防虫害,也可在已经发生虫害时作为应急措施。

  第四,以农业防治为主体的综合措施。积极引导茶农选用无病虫害种苗,选择抗病性强的种苗,适当增施有机肥料以提高茶树的抗病虫能力。加强茶树植保和茶园田间管理,清除茶园中的杂草和枯枝落叶,不给害虫以生产和繁殖的场所。同时,还需进行茶园修剪、合理采养,以剪除蛀梗虫枝、病枝,合理培土以阻碍越冬虫蛹羽化出土等农业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