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施肥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小麦

小麦施肥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小麦施肥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请教了!

 小麦施肥的注意事项:

  1、偏施氮肥:部分农民朋友习惯施用尿素、碳铵等一些纯氮肥,尤其是在小麦返青时期大量追施尿素的情况较普遍。氮素肥料流失快,利用率低,而氮素供给过量,小麦易表现为叶片肥大、旺长、茎秆软弱,后期则表现叶色浓绿、贪青、晚熟、倒伏、易染病害等。

  2、磷肥积累:磷肥具有在土壤中移动性小,又易被固定的特点。部分地区由于多年连续施用较多的磷素肥料,土壤中磷的含量已经处在较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适当减少磷肥的施入量,避免造成浪费。

  3、忽略钾肥:钾营养能提高小麦抗病、抗旱及抗冻能力,并对促进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和小麦正常落黄成熟。在重施氮、磷肥的高产麦田,土壤中的含钾量往往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通过施肥补充,因此施肥时一定要注意钾肥的比例。

  4、缺乏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也是小麦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小麦缺少某种微量元素,轻则生长不良,重则严重减产,近几年,随着小麦生产的发展,不少地方的土壤出现缺少微量元素现象,尤以缺锌,硼,锰等较重,所以,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肥料也是当前小麦施肥中的重要内容,不可忽视。

  小麦施肥的注意事项就介绍到这里,平衡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依据农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科学施肥技术。

小麦施用磷肥是必须的,但无需过量,经验数据表明:亩用含纯磷15%~20%的三元复肥40~50公斤做底肥,一般就不会出现缺磷现象。

  ②偏施磷造成土壤板结、某些中微量元素被固定、缺素症发生重。因为,小麦吸收不了的磷会富集在土壤中,它的磷酸根离子与土壤中钙、镁等中微量元素的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既浪费磷肥,又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因此,底肥上不要偏施磷肥(如磷酸二铵)。

  ③施用磷肥时,底肥上选择磷含量较高的三元复肥,一次性将磷施足

  ④底肥上使用二铵和低氮高磷复肥时,除了亩用量保证用到30~40公斤外,每亩还要增加尿素10公斤,以防秸秆腐烂和幼苗二者争氮引起苗黄现象。

  ⑤从2008年开始,钾肥价格暴涨,导致农业生产施钾量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接近4年,而且近两年以来,华北地区夏玉米和冬小麦的倒伏情况有增加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补钾变得至关重要。

  ⑥还田的秸秆可以提供部分钾肥。如果底肥上亩用40-50公斤三元复肥,就没有必要选择含钾量特别高的施肥配方。⑦建议选择含钾量7%左右的高氮高磷中钾型三元复肥做底肥,用量40~50公斤/亩。年后返青期,选择含钾量5%-10%的氮钾二元复肥做追肥,用量20~30公斤/亩。钾肥分两次施入,亦可提高钾肥的利用率,保证抗病抗倒伏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