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肥
苦瓜幼苗不耐肥,但生长很快,吸肥能力强。除了施入大量基肥外,生长前期每隔10天左右就要追1次肥,每亩施入腐熟人粪稀500千克左右。开花结果期间要施2次重肥,分别在初花期和开花结果时各施1次。每次每亩施用复合肥20~30千克或腐熟人粪稀1500千克。以后每采收1~2次,都要追施1次肥,每亩用35%~50%的腐熟人粪稀1000千克左右。
2.水分管理
为了提高前期地温,幼苗期要控制水分。如幼苗需要水分,则选择晴天温度较高的下午采用小水灌溉。盛果期需水量大,如天气干旱则每隔3~5天就要浇1次水,保证土壤湿润。
苦瓜不耐涝,所以在雨季要注意排涝,避免积水过多土壤过湿引起烂根发病。
3.整枝搭架
苦瓜蔓细长,分枝力很强,主枝100厘米以上的部位分枝特别旺盛,需搭架栽培。搭架可采用普通的人字架或棚架。棚架高一般在2.5米以上,利于操作,通风透光性好,瓜条直,产品性状好。人字架较低,空间小,适合于密植,但通透性较差。苦瓜长到5~6片真叶时开始甩蔓。此时要及时搭架引蔓。引蔓时主蔓垂直向上,侧蔓向支架的两侧横引。为了避免折枝,要选择晴天下午进行。
苦瓜的整枝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保留主蔓,将基部33厘米以下侧蔓摘除,促进主蔓和上部子蔓结瓜,并利于通风透光,此方法适用于生长期较长的中晚熟品种的栽培。另一种方法是留主侧蔓结瓜。当主蔓长到1米时摘心,使其发生侧蔓,选留基部粗壮的侧蔓1~2个,当侧蔓着生雌花后摘心,以增加早期产量,此方法适用于保护地早熟栽培。
采收的时期对苦瓜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采收过早,瓜肉尚未充实,影响产量,采收过晚,瓜老熟变黄,品质较差。一般在花冠开始干枯时即可采收。此时瓜肩部位的瘤状粒较粗,瘤沟塑浅;尖端变为平滑,皮色由暗绿色变为鲜绿并有光泽。
苦瓜主要病害是炭疽病,属真菌性病害。种子及土壤里的病残体均可带菌,并通过雨水、昆虫及人畜活动等传播。气温在24℃,湿度在97%以上最容易流行。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瓜类连作、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在后期缺肥的情况下,病害往往较严重。此病多发生在植株生长的中后期,茎、叶、果上均可以发生。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斑,外围有一圈明显或不明显的黄色环。
防治炭疽病要先摘除烂叶和重病叶。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洒1次,连喷3~4次。
上一篇: 有机麦田及时防治有机麦蜘蛛措施?
下一篇: 马和猪在饲料中钙磷比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