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什么是水稻软盘肓秧技术? 水稻

什么是水稻软盘肓秧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水稻软盘育秧技术是在“工厂化”育秧的基础上总结转化而来的低成本、简易化的育秧方式。该育秧方式成本低,质量好,易于操作,适合机械化栽插的要求。其作业流程为:床土准备--肥料拌混--破碎过筛--堆闷熟化--晒种脱芒--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铺空盘--精做秧板--装盘土--洒水--播种--覆土--封膜盖草--揭膜练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机械播种可将装土、洒水、播种、覆土一道程序完成。
  一、播种前的准备
  ⒈备好软盘生产上多采用的软盘为每盘561孔,按80%的成秧率计,杂交稻亩抛2万窝,需40~50盘,常规稻亩抛3万窝,需55~60盘。
  ⒉种子
 杂交稻每亩大田备种1~1.25kg,常规稻 3~4 kg。播种前应晒种,药剂浸种,并催芽至破胸露白。
  ⒊营养土配置
  取粘性适中,肥力较高的菜园土,或旱地耕作层土,和充分腐熟的酸性土杂肥各一半,打碎拌匀过筛(严禁碳铵等碱性肥料施入, 多年施用草木灰的菜园土也不能用,以防死苗)。每50kg细土,加130g半秧剂、0. 5kg复合肥(或尿素50g、氯化钾50g、磷肥200g) 反复混匀作营养土,可装35盘。也可利用塘泥、肥沃的沟泥,加入适量的细有机肥和壮秧剂。
  ⒋秧床
  选用旱育秧床或湿润秧床,最好是旱育秧床。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的疏松中性至微酸性旱地、挖松、打碎土块,施入农家肥和尿素、钾肥、磷肥均匀、按1.5米厢宽开沟、浇透水。
  二、播种
  ⒈播种期
  中晚熟品种如汕优63,一般在3月15~25 日播种,早中熟品种如合系品种,在3月下旬播种。播种前, 将秧厢浇透水,用泥掌将表土刮平,然后将秧盘摆在秧床上,以横摆两个为宜,用泥掌轻拍,使秧盘凸出部分入泥,秧厢四周用细土掩盖严实。
  ⒉播种方法
  ①人工撒播
  先将营养土壤撒在秧盘上,待装至孔穴三分之二时,再反复撒播种子,力求每孔有1--3粒种子,常规稻有3--5粒,再用未拌有壮秧剂的细潮土填满孔、刮平。湿润秧床,将泥浆填满孔穴,播种后,再用泥掌将稀泥表层刮平。
  ②种土混播
  每个秧盘用1--1.5kg营养土与种子混匀后再播,播种后也将表层刮平。
  ③播种器播种
  将种子放入播种器内,多余的倒出,然后对准秧盘轻轻一按,再将未拌有壮秧剂的细土填满孔,刮平。 无论哪种方式播种,孔与孔之间不能留土,以防秧苗串根。
  三、盖膜
  播种后,用喷雾器将软盘喷湿,一定不要浇灌。然后,用竹片搭拱架盖农膜。四周绷紧,压严。
  四、秧床管理
  ⒈湿度
  播种到出苗一般不喷水,若盘土变白可喷湿。齐苗后,厢沟可走浸厢水,保持盘土湿润,但水不能上厢面,以防串根。
  ⒉温度
  盖膜后,膜内温度不宜超过35℃;出苗后,控制在25~30℃,无风晴天,注意高温烫苗。
  ⒊施肥
  秧苗2叶期,3--4叶期、抛栽前2--3天, 各追一次肥。用1%尿素或1‰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施用后用清水洗苗。
  ⒋揭膜
  秧苗2片真叶期开始炼苗,第1天打开膜的两头,2--3天可揭开一半,第4天可全部揭去。 但若遇到强寒潮,最好重新盖土,寒潮过后再揭。
  五、病虫害防治
  秧苗在2叶期,可用1:800倍液敌克松或每平方米50g 壮秧剂,对水喷施预防青枯病、立枯病。

育好水稻秧苗是机插秧的重要配套技术,是搞好机插秧技术的保障与支撑。育秧质量的好坏,是机插秧技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育好秧苗也是水稻增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育好秧苗。
  一、 育秧方式法选择
  
  目前常用的育秧方法有软盘育秧和双膜育秧。软盘育秧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因此,选择软盘育秧,就是利用有孔平板塑料,规格为58厘米×28厘米×2。5厘米的软盘,铺垫床土后播种,育出符合机械化栽插要求规格标准的“毯状秧块”的育秧方法,为软盘育秧。
  二、水稻机插秧秧苗规格和标准
  1、秧苗的规格:机插采取带土移栽方式,秧苗的载体为秧块,秧块为58厘米×28厘米×2。5厘米。早稻秧苗最佳高度12~16厘米、晚稻秧苗最佳高度18~24厘米。
  2、秧苗壮秧标准:秧龄为15~20天,每根秧苗叶龄为3~4叶,苗基部茎宽为2~2。5毫米,白根数10~15条,秧苗盘根良好,秧块提起不散块,叶色挺绿,秧苗均匀整齐,高度一致,秧块上每平方厘米的成苗2~3株以上。
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农艺与农机结合,把好育秧技术要领。
  三、育好秧苗技术的要领口诀
  选择秧田,朝南背风,灌水方便,运秧便利;熟化床土,床土细碎;精做秧床,摆放软盘,铺撒床土,厚2厘米;精选良种,药剂浸种、高温破胸,适温催芽,摊凉炼芽;均播定量,薄土盖籽,湿润苗床;覆膜保温,适时追肥,控水控温,精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