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的根茎,呈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不一,长的可达到90厘米,直径3~6厘米或更粗。有时可见未除尽的栓皮及环状的节和圆形的根痕。
质坚实,横断面白色粉质,维管束呈淡黄色点状散在,内皮层环清晰。气微,味淡,嚼之发麻。主产于广东、广西、四川等地。此外,本品在广东地区,习惯作狼毒使用。全年可采。加工时以布或纸垫手,以免中毒,用小刀削去外皮,切片,以清水浸泡6~7天,多次换水,取出晒干或鲜用
有 ①治感冒暑气,头痛身倦:野芋根用湿纸封,煨热之,擦头额及腰脊、前后心、手弯脚弯,可令人遍身顺适。 (《岭南采药录》) ②治风热头痛:野芋头苗(切片),贴患部。 (《广西中草药》) ③治绞肠痧腹痛:野芋头四两(炒黄),扫管叶(岗松)二两(炒黄)。 先将野芋煎好,再将扫管叶趁沸放下煎片刻,去渣温服。 忌饮米汤。 (《岭南草药志》) ④治肠伤寒:野芋头(切片)四两,加米一两及生锈铁钉二枚炒黄,加水适量煎服。 (《广西中草药》) ⑤治妇人赤白带下:野芋切细和米炒,加糖煮食。 (《岭南采药录》) ⑥治风湿骨痛:野芋头一厚片。 先将樟脑少许置于芋片中央,用火烤樟脑,趁火未熄,速敷患处。 (《广西中草药》) ⑦治痔疮便血:痕芋头二斤煮鸡,煮十二小时,取汤饮之,亦可将鸡共服下。 (《岭南草药志》) ⑧治痈疽肿毒大疮:尖尾野芋头切片,火焙热贴,冷又换热者。 (《生草药性备要》) ⑨治背痈:痕芋头和酒糟捣烂敷患处(已溃者勿用)。 (《岭南草药志》) ⑩治慢性萎缩性鼻炎:独角莲100公分,蟾酥1.5公分,麝香1公分,冰片2公分,香油适量。 先将蟾酥用黄酒化开,后将独角莲根捣碎,周香油熬枯去渣,冷凉后,再加上麝香、蟾酥、冰片和原有的香油混合,便成油剂。 用时装入滴管滴鼻。 另外,膏剂配法:依上述处方中的药用量,蟾酥酒化,独角莲捣碎,挤出汁,去渣,再加上蟾酥、麝香、冰片和适量的甘油,混合成泥膏状,便成。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116,1957) ⑾治坐板疮:痕芋头、猪油,捣烂敷患处。 ⑿治毒蛇娱蚣咬伤:痕芋头二两,生油柑木皮一两。 用盐水和药捣烂,以湿纸或树叶包裹煨热敷患处。 ⒀治狂犬病:痕芋头四两,煎水坎。 亦有加入猪肉同煮,连服半个月。 亦有兼用痕芋头捶烂敷伤处。 (⑾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有。治瘴疟,急剧吐泻,肠伤寒,风湿痛,疝气,赤白带下,痈疽肿毒,萎缩性鼻炎,瘰疬,疔疮,疥癣,蛇、犬咬伤。
干燥的根茎,呈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不一,长的可达到90厘米,直径3~6厘米或更粗。
有时可见未除尽的栓皮及环状的节和圆形的根痕。
质坚实,横断面白色粉质,维管束呈淡黄色点状散在,内皮层环清晰。
气微,味淡,嚼之发麻。
主产于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此外,本品在广东地区,习惯作狼毒使用。[全年可采。
加工时以布或纸垫手,以免中毒,用小刀削去外皮,切片,以清水浸泡6~7天,多次换水,取出晒干或鲜用。[1]
做药材
干燥的根茎,呈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不一,长的可达到90厘米,直径3~6厘米或更粗。
有时可见未除尽的栓皮及环状的节和圆形的根痕。
质坚实,横断面白色粉质,维管束呈淡黄色点状散在,内皮层环清晰。
气微,味淡,嚼之发麻。
主产于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此外,本品在广东地区,习惯作狼毒使用。
性味:味辛;性寒;有毒。
归经:心经;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散结消肿。
上一篇: 仙人球发黄怎样解决?
下一篇: 肾毒蛾的发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