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或排干池水后池底进行翻晒、冰冻。淤泥不仅是病原体的滋生和贮存场所,而且淤泥在分解时要消耗大量氧,在夏季容易引起泛池;在缺氧的情况下,产生大量还原物质(如有机酸、氨、硫化氢等),使水的pH下降,氨和 硫化氢对水产动物都很毒。
(2)水经过沉淀、过滤、絮凝、曝气,排除水中的泥沙、敌害生物、病原体、有害气体及过多的气体等。
(3)在主要生长季节,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充分利用氧盈,降低氧债,改变溶氧分布的不均匀,改善池水溶氧状况。
(4)在主要生长季节,晴天的中午,用水质改良机吸出一部分塘泥,以减少水中耗氧因子;或将塘泥喷到空气中后再洒落在水的表层,每次翻动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的一半,以改善池塘溶氧,提高池塘生产力,形成新的食物团,供滤食性动物利用,提高池水透明度。
(5)用高压紫外线管消毒器消毒池水。
(6)定期遍洒生石灰(水的pH偏低时)或碳酸氢钠(水的pH偏高时),调节水的pH适于水产动物生长。前者还有提高淤泥肥效、增加水中含钙量、改善水质的作用。
(7)泼洒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改善水质、底质。
(8)泼洒增氧药物,增加水中溶氧。
上一篇: 农机产品说明书有哪些内容?
下一篇: 果树落花落果的时期和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