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化肥的性质和施用方法? 其他

化肥的性质和施用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成分和性质

碳酸氢铵简称碳铵,分子式为NH4HCO3,含氮量17%左右。碳铵为白色细粒结晶,有强烈的刺鼻氨臭味,易溶于水,20℃时,100公斤水中可溶解20公斤,水溶液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5)。碳铵具有不稳定性,温度、湿度越高,分解越快,并且易吸潮和结块。

NH4HCO3 NH3 + CO2 + H2O

二、在土壤中的转化

碳铵施入土中后,能很快溶于水,产生NH4+和HCO3-,它们均能被作物吸收,在土壤不残留任何成分,长期施用不会对土壤性状造成不良影响。碳铵施入土中时,最初有提高土壤pH值的趋势,但随着作物吸收和硝化作用的进行,土壤pH则会下降,一般不会影响土壤酸碱度。

三、施用方法

碳铵宜作底肥和追肥,但不宜作种肥,不论用在水田或旱地,均应深施,并应立即覆土,以防止氨的挥发。碳铵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以免造成氨的挥发损失。

第二节 尿素

一、成分与性质

尿素分子式为CO(NH2)2,含氮量46%,是固态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氮肥。尿素在造粒过程中,若高温(>133℃)处理,会产生缩二脲,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对作物种子和幼苗均有毒害作用。尿素易溶于水,20℃时,100公斤水中可溶解105公斤尿素。

二、在土壤中的转化

尿素施入土壤后,以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中,并能被土壤胶体吸附,吸附的机理是尿素与粘土矿物或腐殖质以氢键相结合。尿素在土壤中经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在土壤呈中性,水分适当时,温度越高,水解越快,在10℃时,需7-10天,20℃时4-5天,30℃时,只需2天就能完全转化为碳酸铵,碳酸铵很不稳定,所以施用尿素也应深施盖土,防止氮素损失。尿素是中性肥料,长期施用对土壤没有破坏作用。

三、施用方法

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各种作物,它可作基肥和追肥,因为尿素的含氮量高,在水解过程中,施肥点附近NH4+浓度剧增,使土壤中pH在短期内升高1-2个单位,故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根系生长,严重时使种子失去发芽能力,如果作种肥施用,须先和干细土混合施在种子下一定的距离,避免肥料和种子直接接触,还要控制用量,一般2.5公斤/亩为宜。

尿素含氮量高,用量少,务求施的均匀,无论作基肥或追肥,均应深施覆土,以避免养分损失,尿素的肥效比其它氮肥约晚3-4天,因此作追肥时应适当提早施用。

一是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子土壤固定,且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差,这些都是导致磷肥当季利用率低的原因。为提高其肥效,旱地可开沟条施,穴施;水田可以蘸秧根、塞秋蔸等集中施用的方法。同时注意在作基肥时上下分层施用,以满足作物苗期和中后期对磷的需求。二是、配合施用有机肥、氮肥、钾肥等。与有机肥堆沤后再施用,能显著提高磷肥的肥效。但与氮肥、钾肥配合施用时,应掌握合理的配比,具体比例要根据对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化验结果及作物的种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