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大肠杆菌病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各类年龄鹅都可感染,尤以雏鹅在闷热、湿润季节多发。
1.临床症状
多数雏鹅出壳后表现大肚与脐炎,俗称"大肚脐"。病雏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腹部胀大,脐孔及周围皮肤发红、水肿,多在5日龄内死亡。有的出现腹泻,排出土壤样粪便,1~2天内死亡。
2.病理变化
死胚恶臭,卵黄囊呈黄色土壤样,头部水肿较明显,肝、肾、脾可见出血斑。发生脐炎的死亡雏鹅可见卵黄未吸收或吸收不良,卵囊充血、出血,囊内卵黄液黏稠或淡薄,多呈黄绿色并发臭,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肝肿大,呈黄色,有时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其他器官病变不明显。
3.实验室诊断
无菌收集死胚及病死雏鹅卵黄囊、肝脏、脾脏等病料,划线接种于伊红美兰及麦康凯培育基上。37℃培育20小时后,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可见有金属光泽的玄色菌落,直径约2毫米。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则全部为鲜红色菌落,直径约3毫米。在三糖铁斜面培育基的斜面及底层均产酸变黄,并大量产气。该菌株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阿拉伯糖、山梨醇,均产酸产气。
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诺氟沙星、新霉素、痢特灵,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对青霉素类、呋喃类不敏感。
4.预防措施
大肠杆菌病是禽类的常见疾病,发病突然,可引起死胚及死雏。因此,必须搞好预防工作。
(1)严格消毒工作平时要严格做好消毒工作,尤其要做好水源、入孵种蛋及孵化用具的熏蒸消毒。孵化期间如有爆蛋,更应留意及时清洁消毒。种鹅群应留意预防大肠杆菌病,减少经种蛋垂直传播或受污染。
(2)保证清洁水源一些规模养鹅场,该病发病期多逢天气干旱,种鹅场水池无水期,换水不及时,致使大肠杆菌大量繁殖;或受外来污水污染,病菌由污水传人。因此缺水是爆发大肠杆菌病的前因,畜禽场应想法保证充足清洁水源的供给,严防外来污水的污染并做好水源的清洁、消毒工作。
(3)搞好种蛋消毒入孵种蛋可用福尔马林进行严格熏蒸消毒,对饲养场地及孵化厂房、孵化用具等均应完全消毒处理。
(4)选择有效药物治疗一旦发病,需及时治疗,一般应先做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及时治疗,以快速控制病情,减少损失。
上一篇: 小麦散黑穗病侵害小麦哪些部位?
下一篇: 兔子的习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