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平菇细菌性锈斑病如何防治? 其他蔬菜

平菇细菌性锈斑病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侵染途径与发生条件:病原菌可以通过土壤、水、空气、培养料、昆虫、病菇和人工操作等途径传播危害。

  正常生长的平菇菌床和子实体上常有这种病原菌存在,但必须在高湿的条件下才会引发致病。当气温高于18℃以上,菇场通风不良,产菇管理用水频繁,床面袋内常常积水,菇体长时间呈湿漉状态,以及菌床出菇密集,菇表多余水分不能很好散发时,该病发生率高,病情恶化快,菇体一旦染病,通常数小时内便出现明显病斑,1~2d内就能殃及其他健康菇。该病轻度发生时,对平菇发育影响不很明显,不构成威胁,如果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不仅受害菇的病情加重,而且造成下一潮菇的再次发病,且发病早,危害更重,并可能造成病情恶性循环。据调查:秋季第1~2潮菇和春菇发病率较高,这说明温度偏高有助于该病发生;菇场通气差,湿度大,含水量高的菌床和积水多的菌袋,该病较为常见,如室外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内采用码堆袋栽时,该病发生较为普遍(若控制措施不力,即使在冬季,还会持续发生“黄菇”现象);栽培使用浅色菇种或出菇密集型的品种时,一般较易感病,这可能是品种间抗病力有差异,或是与菇体底色较浅,病斑易见的缘故。菇丛密度大,菌袋排放集中过量,单个菇体之间的水分散发速度慢,造成积水机会多,得病的机率也高。此外,栽培管理用水的水质洁净度差,本身带菌量大,也可能造成该病持续不断,无法根治。

  控制措施

  抓好菇场消毒和水质净化。室外栽培时,各种类型的菇棚尽可能覆膜密闭熏蒸消毒,地面土壤除曝晒外,还可撒上草木灰或石灰,或用石灰水、甲醛液、漂白粉液喷洒处理。菌床、菌袋采用覆土出菇时,所用土壤必须严格消毒杀菌。室内菇房、床架等栽培前可用波尔多液、漂白粉液或其他高效氯制剂液等喷洒消毒,密封条件好则以熏蒸处理最理想。栽培用水洁净度不够,要用石灰或氯制剂消毒净化后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