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观赏园艺 > 油茶 > 油茶采收贮藏技术? 油茶

油茶采收贮藏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确定茶果最佳采收期
油茶的品种或无性系很多,一般茶果采收期为9月10日~11月10日,其中“小叶油茶”等霜降种群在10月20日左右成熟,“寒露1号”等寒露种群在10月10日左右成熟,立冬种群在立冬前后几天成熟。油茶最适在种子已经成熟而果实未开裂之前采收。未完全成熟的油茶种仁含油率只有30%~35%,完全成熟的种仁含油率可达40%~60%。油茶最好在果实成熟前3天开始采收,到成熟后7天采收完。油茶采收早了,产量低、含油少;采收晚了茶果开裂,茶籽落地,既难捡拾又易发霉变质。成熟的油茶果实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果皮上的茸毛自动脱落,果实光滑明亮;二是红色茶果为鲜红色或红中透黄,黄色茶果为橙黄色或黄色变褐,青色茶果由深青色变为淡黄色或青黄色;三是树上少量茶果微裂,易剥开;四是种子乌黑有光泽或呈深棕色;五是剖开种仁为乳黄色。采摘油茶时应带竹钩,以利采收高处或手不能及地方的茶果。采收时动作要轻,不可用敲打、摇树和折枝等方法采收。注意:不要损伤树枝和花苞,否则将严重影响下年的产量。
二、茶果的处理和茶籽的晾晒
采收后的茶果应在室内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堆放5~6天,每堆堆放128~250公斤,可促进果实后熟和果实开裂,然后将果实摊到土坪晒场或水泥地晒场(最好在土坪晒场脱粒和晒籽,可提高2%出油率),经常翻晒,风晒脱粒,去壳去杂即可。去壳后的茶籽应再晒几天,使其含水量降到8%以下的安全储放水平。油茶籽含水量超过10%,只能储放35~40天;若其含水量在8%以下,则可储存60~90天。晒茶籽时要经常翻动,以利晒匀晒透,一直晒到用手抓起来摇晃,能听到清脆的响声,此时即说明基本晒干了。
三、储藏
1.榨油茶籽的储藏:临时储藏的茶籽可用箩筐或麻袋盛装,堆放于干燥、通风的室内,每隔6~7天翻动1次,一般可储藏40~50天。储藏的茶籽应尽快榨油,以防霉变又可提高出油率。茶籽量大又不能及时榨油时,最好用低温库储藏。入库前茶籽应晾1~2天,然后用麻袋等盛装或散堆堆放。散堆堆放应控制高度在1米以内,袋装堆垛要控制在6包的高度。低温库储藏期间应控温在15~20℃以下,注意每隔7~10天开窗通风1次,每隔10~15天翻堆1次,一般可储藏150~170天。
2.留种茶籽的储藏:(1)种子用箩筐等盛装,储放于20℃以下干燥、通风的室内,一般在冬季可储藏50~60天。(2)将种子与含水量5%的湿沙按体积为1∶1的比例混合均匀,平铺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室内;种子和沙的铺摊厚度不可超过20厘米,每隔15~20天淋水1次,可储藏120天左右。(3)小量储藏要求高的良种时,可将未开裂的鲜果装罐或装入微透薄膜袋等小容器中,每个容器装果2.5公斤,储放于20℃以下的干燥、通风处,可储藏120天左右。(4)种子用编织袋或麻袋等盛装,储藏于5~6℃的干燥、通风低温冷库中,可储藏1年左右。

油茶果的采收:油茶品种较多,果实成熟期一般在

10

11

月上

旬,

成熟油茶果有如下特征:

茶果色泽鲜艳、

发红或发黄、

呈现油光,

果皮茸毛脱尽,

果基毛硬而粗,

果壳微裂,

籽壳变黑发亮,

籽仁现油。

茶果成熟即应及时采收。不同品种的茶果应先熟先采,后熟后采,随

熟随采;同一品种的成熟茶果,也应在近

7

天内采完。采回的茶果应

放在室内堆沤

6

7

天,让茶籽起后熟作用,增加油分。

油茶果的保存:抓紧晴天,摊开翻晒,晒

3

4

天后,茶果自然

开裂,多数果的茶籽能分离,未分离的用人工剥离,然后过筛扬净,

断续晒干,一般要晒

12

天,才能使淀粉和可溶性糖等有机物充分转

化为油脂。

晒茶籽用土坪或竹席比水泥晒坪好,

可以提高出油率和茶

油质量。

如遇阴雨天无法及时晒干,

应将茶籽铺在干燥通风的楼板上,

厚约

20

厘米,每天翻动

1

2

次,防止发热霉烂或发芽,一遇晴天就

及时翻晒。油茶籽晒干后和果壳之重量比是

1:2

,晒好的油茶籽应放

在通风干燥处收藏,经过

1

2

个月后茶籽含油率达到最高时,复晒

1

2

天,这样出油率高,油质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