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猪痢疾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方法?

猪痢疾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流行特点

本病流行普遍,尤其是大型猪场和从农贸市场购进的猪只易发本病。本病只发生于猪,多见于断奶小猪(2-4月龄),哺乳仔猪和成猪很少发病。病猪和无症状带菌猪的粪便带菌,其可污染饲料、饮水、场地、垫草。病菌一般经消化道引起感染。本病流行无季节性,其传播缓慢,流行期长,可长期危害猪群。各种应激因素,如阴雨连绵、猪舍潮湿、猪群拥挤、饥饿缺水、饲料突变、运输等都可促发本病。

2临床症状

病猪不同程度地腹泻。病程长短不一,最急性的无腹泻症状,发病几小时内死亡。病猪排黄色或灰色软便,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0.6°C,几天后降至常温。粪便呈水样,其中含有多量黏液和血液及纤维素性渗出物,或混有坏死的上皮组织,有的粪便为油脂状或胶冻状,呈棕色、红色、黑红色。

病猪弓背,皮肤弹性减退,日渐消瘦,虚弱无力,卧底不起,口、鼻、两耳轻度发绀,生长受阻。

3剖检变化

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大肠浆膜充血、水肿、肥厚,大肠内容物稀软,混有黏液、血液、组织碎片和小气泡,其内容物呈黄色,有的为红色,个别为绿色。肠黏膜出血、水肿,呈暗红色,其上覆盖黏液和带血块的纤维素。

4诊断

4.1剖检

本病多发生于2-4月龄的架子猪,以出血和黏液性坏死性下痢为主要特征。剖检大肠见黏液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病变,肠内容物为黏液状、巧克力色,大肠壁和肠系膜充血、水肿。

4.2实验室检查

取新鲜粪便2-3g或大肠黏膜涂片,自然干燥,火焰固定,用姬姆萨氏染色5min,水洗阴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猪痢疾密螺旋体;感染实验:取病变部位黏液和肠内容物用生理盐水作10倍稀释,低速离心后取上清液,用0.65μm微孔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做兔回肠结扎试验。将6只健康成年兔分为两组,4只为试验组,另外2只为对照组,按一般手术方法,分段结扎回肠,每段约5cm,间距2cm。试验组4只兔在结扎好的回肠段中各注入已处理好的滤液3mL,对照组2只兔各注入稀释黏液和肠内容物的生理盐水3mL。接种后48h解剖,试验组4只兔在试验回肠段见臌气明显,其液体增多,肠黏膜肿胀、充血,并有黏性分泌物,涂片镜检可见猪痢疾蛇形螺旋体。

组织病理学检查,取病变部位组织制成切片,用维多利亚蓝染色,见染成蓝色的螺旋体大量存在于坏死的组织碎片、活组织表面以及黏液腺囊腔内,有时数量多到堆积成网状。

5防治

5.1预防

禁止从疫区或交易市场购进仔猪。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措施,保持猪舍干净、干燥,定期消毒。采用全进全出的肥育方法。无病猪场一旦传入本病,应全群淘汰。对猪场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空圈2-3个月再进新猪。已发生本病的猪场,在治疗的同时,应对无病猪进行预防。

5.2治疗

痢立清,每1t饲料中加入500g,混拌均匀,让猪自由采食,可以连续使用70d,也可在水中加入二硝基咪唑,浓度为0.025%,让猪自由饮用,连用5d;痢菌净,肌肉注射或口服,每千克体重5mg,每日一次,连用3-5d。

如脱水较重,可耳静脉注射复方氯化钠或5%的糖盐水200-500mL,其内可加入适量的安钠咖、维生素B1,还可采用其他对症治疗措施,如肌注安洛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