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 怎样综合防治梨小食心虫?

怎样综合防治梨小食心虫?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物理防治 春季细致刮除树上的翘皮,可消灭越冬幼虫;单植梨园,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虫发生期,人工摘除被害虫果;桃梨兼植园,及时摘除被害桃梢,减少虫源,减轻后期对梨的为害;种植诱集植物,试验证明,在梨园周围零星种植李子树,诱集梨小在李果内产卵,在北京,5月初,95%以上的李果均被梨小食心虫蛀食,在其脱果前,及时摘除全部受害李果,集中销毁,可有效压低当年虫口数量;黑光灯诱杀;在越冬脱果前(北方果区一般在8月中旬前),在主枝主干上,利用束草或麻袋片诱杀脱果越冬的幼虫;建园时,尽量避免与桃、杏混栽或近距离栽植,杜绝梨小在寄主间相互转移;在果园中设置糖醋液(红糖:醋:白酒:水=1:4:1:16)加少量敌百虫,诱杀成虫。 2. 生物防治 以梨小食心虫诱芯为监测手段,在 蛾子发生高峰后l~2天,人工释放松毛赤眼蜂,每公顷150万头,每次30万头/公顷,分4—5次放完,可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为害。 3. 药物防治 防治时间及指标:8月份开始卵果率调查,达1%~2%开始喷药,10—15天后卵果率达1%以上再喷药。 药剂种类及浓度:2.5% 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10% 氯氰菊酯2 000倍液及40%水胺硫磷1 000倍液,1.8% 阿维菌素3 000~4 000倍液。

综合防治措施

科学建园

梨小食心虫具有转移寄主为害的习性,在建园时应尽量避免梨、桃混栽,以减少梨小食心虫相互转移寄主危害。

农业防治

果树休眠期刮除树干老翘皮,将潜藏其中的越冬幼虫去除,集中销毁,以减少次年成虫的发生量。结合冬季果园耕翻施肥,深挖树盘,破坏梨小食心虫越冬场所,使其不能羽化出土,减少越冬基数。4月下旬剪除萎蔫新梢,摘除虫果、裂果及病果,带出果园深埋销毁,以控制第12代害虫的发生量。8月中旬越冬幼虫脱果前,在树干绑草把诱集幼虫越冬,翌年春季幼虫出蛰前解下草把集中销毁。落花后20天前后对梨果进行果实套袋,可有效防止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

物理防治

①灯光诱杀成虫。利用成虫趋光性,于59月份在梨园内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每天下午1900开灯,第2天早晨600关灯。

②粘虫板诱杀成虫。利用成虫趋黄性,于5月上旬在梨园内悬挂黄色粘虫板粘杀梨小成虫。每悬挂粘虫板30张,悬挂高度为1.52.0米

③糖醋酒液诱杀。利用成虫趋化性,梨园内悬挂糖醋酒液诱杀,配比为:糖︰醋︰酒︰水=14116,并加少量敌百虫。每果园挂8个糖醋液盆,悬挂高度为1.5米左右。

生物防治

①性诱剂诱杀雄蛾。3月中旬果园悬挂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杀成虫,每悬挂10个诱芯,每月更换一次诱芯,一直持续到8月底。

②迷向丝干扰:成虫交配利用信息素寻找配偶,迷向丝释放高浓度长时间的信息素干扰,使雄虫无法找到雌虫,达到无法交配产卵的目的。利用迷向丝防治不需要诱捕器,只需将迷向诱芯悬挂于树上,一般每40根。

③赤眼蜂杀卵:赤眼蜂是梨小食心虫的重要天敌,寄生于梨小卵中,使卵不能孵化为幼虫。5月上旬,毎梨园释放赤眼蜂4万头,分2次释放,间隔时间7天

化学防治

防治关键时期为越冬期间和各代卵的发生高峰期及幼虫初孵期。梨树萌芽前喷45°Be石硫合剂,着重喷施主干,杀灭越冬幼虫。

在搞好预测预报的基础上,抓好桃园内第12代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成虫盛发期和卵孵化盛期及时准确用药。

4月中下旬、5月上旬、6月初幼虫孵化蛀梢前,喷施1.8%齐螨素2500倍液或25%灭幼脲31500倍液。当幼虫蛀果率达到1%时,喷施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进行防治。

抓住7月上旬、8月中旬和9月上旬这3个关键时期进行防治,受害严重的果园每隔1015天喷药1次。

梨果套袋

梨树谢花后20天左右,对梨果进行套袋。套袋时间越早防效越好,套袋前喷1次杀虫、杀菌剂和叶面营养液,待果面干燥后套袋,双层袋的防虫效果较好。

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 一、物理防治。梨小食心虫幼虫-蛀入孔春季细致刮除树上的翘皮,可消灭越冬幼虫;单植梨园,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虫发生期,人工摘除被害虫果;桃梨兼植园,及时摘除被害桃梢,减少虫源,减轻后期对梨的为害。二、生物防治。 1、梨小迷向丝技术:利用成虫交配需要释放信息素寻找配偶的生物习性。利用高浓度长时间的信息素干扰,使雄虫无法找到雌虫,达到无法交配产卵以保护果园的目的。这种技术使用简单方便,同时减少农药甚至不需使用农药,符合食品安全的发展。使用方法及用法:以深圳百乐宝产的迷向丝为例(网上只看到其在新疆、安微等地有应用),一年只需使用一次,亩用量33跟左右。持续时间6月以上,这样一个生长季只使用一次。 2、赤眼蜂防治技术:以梨小食心虫诱芯为监测手段,在蛾子发生高峰后l-2天,人工释放松毛赤眼蜂,每公顷150万头,每次30万头/公顷,分4—5次放完,可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为害。三、药物防治。防治时间及指标:8月份开始卵果率调查,达1%-2%开始喷药,10—15天后卵果率达1%以上再喷药。药剂种类及浓度: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10%氯氰菊酯2 000倍液及40%水胺硫磷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3 000-4 000倍液。?xml:nam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