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真菌病的治疗方法及如何预防?
兔皮肤真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兔的皮肤,引起炎症、毛囊损害、脱毛等症状的疾病,可通过污染的土壤、饲料、饮水、用具、脱落的被毛、饲养人员等间接传播,也可通过交配、吮乳等直接接触而传染,温暖、潮湿、污秽的环境可导致本病发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和秋季换毛季节多发。
临床症状 病兔皮肤上出现有规则的圆形脱毛、断毛。一般先从鼻端发作,蔓延到四肢和全身,患部奇痒,病兔常在笼壁磨擦,引起皮炎,以致充血肿痛,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兔舍笼内通风、干燥、卫生,有本病发生时,要对兔舍、兔笼、食槽、用具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消灭老鼠、蚊蝇,防止猫、狗等动物进入兔舍。可对病兔局部涂擦克霉唑水溶液或软膏,每天3次,直至痊愈。也可用10%的水杨酸钠、6%的苯甲酸或5%~10%的硫酸铜溶液涂擦患部,直至痊愈。还可给病兔涂擦皮炎碘酊,每天1次,连续2~3次。取苦参、甘草各10克,茯苓、白术各15克,共研成粉末,加糖适量内服,每只每次服5克,每天2次,连用7天,治疗效果也不错。
(1)可结合试用制霉菌素25毫克/千克体重,拌料饲喂,连喂7余天。
(2)兔笼,兔舍、地面、用具等用3%烧碱水消毒,净化环境。粪便和 尿用10%~20%石灰乳消毒深埋,死兔一律烧毁处理。
上一篇: 优质西葫芦壮苗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