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肉牛采食粗饲料、牧草等而经常接触地面,因此,消化道内易感染各种线虫,体外也易感染虱、螨、蜱、蝇蛆等寄生虫。牛的机体轻度到中度感染寄生虫后,饲料的转化率受到影响,主要是食欲降低和吸收的蛋白质及能量利用率降低,胴体的质量和增重效果也有下降,进而影响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为此,肉牛在育肥前预饲期内必须对牛只进行驱虫。可采取喂(灌)服、皮下注射、涂抹等方法科学驱虫。肉牛在育肥前应视情况应用丙硫咪唑、左旋咪唑、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驱除线虫、绦虫、吸虫等1—2次,以提高育肥效果。
症状为消化失调,食欲不振,腹泻,粪便含多量粘液或血液。虫体多时造成肠阻塞或穿孔,引起死亡。
可选用下列药物:
(1)左咪唑 剂量:8mg/kg体重,混料喂服,饮水内服,或溶水灌服1次;亦可配成5%注射液,进行1次皮下或肌肉注射。
(2)枸橼酸哌嗪 剂量:0.2g/kg体重,混饲或饮水,1次内服。
(3)哈乐松 剂量:30mg/kg体重,制成混悬剂或糊剂,1次口服。
(4)丙硫苯咪唑 剂量:10-2Omg/kg体重,混饲喂服或制成水悬液,1次口服。
预防:
在流行地区,对15-30日龄的犊牛进行驱虫。加强牛舍的清洁卫生;粪便勤清扫,并进行发酵处理。母牛、小牛隔离饲养,减少母牛受感染的机会
上一篇: 蔬菜忌施用尿素后浇水?
下一篇: 如何具体应用农技推广集体指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