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苗与定苗 播种小粒种子的,间苗次数可多些,可间苗2~3次;播种大粒种子的,间苗次数可少些,如决明子、薏苡等,间苗l~2次即可;进行点播的如怀牛膝每穴先留2~3株幼苗,待苗稍长大后再进行第二次间苗。最后一次即为定苗。定苗后必须及时加强管理,才能达到苗齐、苗全、苗壮的目的。
中耕、除草与培土 一、中耕。中耕一般在封行前,选晴天进行。中耕深度视植株的大小、高矮、根群分布的深浅及地下部生长情况而定。根群分布在土壤表层的,中耕宜浅,如天冬、薄荷等;深根植物中耕可深些,如桔梗、怀牛膝、白芷、芍药等。中耕的次数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植物生长情况而定。苗期植株幼小,杂草容易滋生,土壤也易板结,中耕除草宜勤;成株期,枝叶生长茂盛,中耕除草次数宜少,以免损伤植株。天气干旱,土壤黏重,应多中耕;雨后或灌水后应及时中耕,避免土壤板结。二、除草。防除杂草的方法很多,如精选种子、轮作换茬、水旱轮作、合理耕作、人工锄草、机械中耕除草、化学除草等。化学除草具有省工、高效、增产的优点。但应该注意的是,近年世界各国对除草剂的应用有很大争议,尤其是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中不提倡使用除草剂。三、培土。许多根类或多年生的中药材,在中耕除草时要进行培土,以避免根部外露,提高抗旱能力,增强支持能力,防止倒伏(射干),保护芽头(玄参),促进生根(半夏)。
施肥 一、施肥的原则。应以有机肥为主,有限度地施用化肥。
二、施肥的方法。基肥最好是分层施。需肥多的和生物产量高的中药材,其大部分肥料要以基肥的形式施入田间,追肥只是少量的,追肥是基肥的补充,用以满足各个生育时期对养分种类和数量的需求。追肥除定苗后进行外,一般还要在萌芽前、现蕾开花前、果实采收后和休眠前进行。基肥应避免与种子(包括无性繁殖材料)直接接触,以免产生肥害。追肥多用速效性肥料,但多年生中药材追肥应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
灌溉与排水 一、灌溉原则。苗期在注意灌水抗旱保证全苗的前提下,通常要节制用水,以促进根系下扎,培育壮苗;植株封行以后到旺盛生长期,耗水量增大,不能缺水;花期对水分要求较严,过多常引起落花,过少则影响授粉;花芽分化前和分化期以及果期在不造成落果的情况下,土壤可适当偏湿一些;接近成熟期应停止灌水。土壤质地和结构不同,土壤吸水和保水性能也有差异,因此灌水量的多少、次数和灌水时间应根据土壤质地和结构情况来考虑。
二、灌溉方法。有沟灌、畦灌、喷灌、滴灌、渗灌、浇灌等。沟灌适用于颠茄、紫苏、白芷等;畦灌适用于红花等;滴灌适用于元胡、板蓝根等。不管采用哪种灌溉方法,灌溉时都必须依据气候、土壤、植物生长状况确定适宜的灌水量。在盐碱地区注意洗盐并要防止返碱;在漏水地区要注意保水,以施肥保水为佳。在中药材生育期灌水要注意使水温、地温、植物体温、气温尽可能一致。根类药材,严禁一次灌水过多或大水漫灌。三、排水。排水可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加强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作用,促进植物残体矿物化,避免夏季涝害。
遮阳与搭架
上一篇: 犊牛腹泻发病的原因及防治?
下一篇: 梨木虱怎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