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其他家禽 > 饲料维生素矿物质失调对禽类的影响? 其他家禽

饲料维生素矿物质失调对禽类的影响?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维生素不足或过量对禽类的影响。

1、维生素的营养特性。维生素是家禽、特禽的各种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但随着养禽生产规模的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商品蛋鸡、肉鸡、肉鸭、肉鸽、鹌鹑、鹧鸪等禽类饲养方式的工厂化、集约化,这些禽类脱离了阳光、土壤和青绿饲料等自然营养和环境条件,仅仅依靠饲料中的营养来源是不能满足禽类需要的,另一方面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的禽类又尤其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的情况。高密度现代化的家禽和特禽生产可产生许多应激,增加了禽类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而且在正常情况下,禽类又较其他动物对维生素需要量高,因此,必须补充工业化生产的维生素。

2、维生素缺乏对禽类的影响。在养禽生产中,任何一种维生素缺乏或添加不足都会导致禽体代谢紊乱,引发各种病症。如VA添加不足或缺乏,雏禽会出现生长停滞、消瘦、羽毛蓬乱,严重缺乏的雏禽会出现运动失调的现象;产蛋鸡则会出现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鸡蛋内血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增加的症状。缺乏VE,可引起雏禽脑软化症,青年禽渗出性素质以及青年禽、成年禽肌肉坏死。一览饲料英才网,雏禽和青年禽缺乏如胆碱、烟酸、VB6、生物素、叶酸等其中的任何一种维生素都会造成胫骨短粗症。缺乏胆碱,会引起禽类脂肪肝综合征。缺乏叶酸还可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羽毛脱色、颈椎麻痹、种蛋胚胎死亡率高、母鸡的产蛋率下降。

3、维生素添加过量产生的不良后果。维生素如果添加过量或长期超量饲喂也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尤其是某些脂溶性维生素不能添加过量。实践证明,VAVDVK3过量对禽类有毒性作用。如VA的添加量超过正常量50倍以上,鸡表现精神抑郁、步态不稳、采食量下降,以至完全拒食。有研究报道,过量的VA会引起雏鸡、雏鸭胫骨的骨骼生长板变窄。如果饲料日粮中VD水平高达400IU/kg饲料或更高水平时,可引起肾小管营养不良性钙化而使肾脏受到损伤;中等程度的VD过量,可使产蛋禽蛋壳表面石灰质样丘结发生率增加,从而影响禽蛋的品质。因此,添加这类维生素时,切忌过量。

二、矿物质不足或过量对禽类的影响。

1、矿物质的营养特性。矿物质是构成禽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它参与调节体液渗透的恒定、活化消化酶、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还有助于机体内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因此,对禽类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营养代谢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类是常量元素,它们是钙、磷、镁、钾、钠、硫、氯。其中钙、磷是形成骨骼的最重要的矿物质元素,在养禽生产中也极易缺乏。另一类是微量元素,目前多数学者公认的必需微量元素有铁、铜、锌、钴、锰、碘、硒、氟、钼、铬、镍、钒、锡、硅等14种。在禽类饲料日粮中需要补充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锰、铁、铜、钴、碘、硒等,它们是禽类机体的生命元素,对于集约化饲养的禽类而言,这些微量元素甚至比维生素更具有依赖性。

2、矿物质不足或过量产生的不良后果。矿物质元素在禽类体内是不能相互转化或代替的,如果饲料中矿物质不足或缺乏时,会影响禽类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并降低饲料的利用率。例如缺乏钙、磷,雏禽表现为发育不良、骨质疏松、龙骨弯曲,易发生佝偻病,成年禽会发生骨软症,产蛋禽缺钙会产薄壳蛋或软壳蛋。缺锌的雏禽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羽毛生长不良、跖骨粗短,关节肿大;产蛋禽表现为性成熟推迟,产蛋量减少,孵化率降低、死胚较多。而缺硒的雏禽表现为生长发育受阻、脂肪消化不良,并且还会发生白肌病、渗出性素质、心包积液以及胰腺萎缩并发生纤维化病变。饲料日粮中若锰缺乏或不足,会使成年禽体重减轻、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还会使雏禽骨骼发育不良,患骨短粗症,运动失调,生长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