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识别
番茄菌核病主要侵害茎部和果实,也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多始于叶缘,初呈水浸状,淡绿色,高湿时长出少量白霉,病斑呈灰褐色,蔓延速度快,致叶片枯死。茎部染病,多由叶柄基部侵入,呈水渍状暗绿至灰白色稍凹陷病斑,在病部产生絮状白霉,后期转变成鼠粪状菌核,后期后期表皮纵裂,皮层腐烂,病茎变空,可在髓部产生黑色菌核,随病害发展植株萎蔫枯死。果实染病,常始于果柄,并向果实表面蔓延,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青果似水烫状,在病部长出浓密絮状菌丝团,后期转变成黑色菌核。菌核外生在果实上,大小约1~5毫米。花托上的病斑环状,包围果柄周围。随病情发展,病果腐烂并脱落。
二、防治方法
1、深翻土壤,使菌核不能萌发;清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避免混入苗床;排除积水、通风降湿;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清除病叶、病株和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等。
2、实行轮作。发病地块实行与禾本科作物、水生蔬菜或葱蒜类轮作2~3年。
3、苗床消毒,培育无病苗。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克加干细土10~15千克拌匀后撒施。
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牲粉剂12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1 2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8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用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有条件选用上述药剂的粉尘剂喷粉,防治效果更理想。
上一篇: 绿萝与黄金葛有哪些区别
下一篇: 什么季节可以买到新鲜的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