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RV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对热紫外线、干燥环境、强酸强碱等非常敏感。因此PPRV不能在常态环境中长时间存活,PPRV存在于感染动物的眼鼻分泌物、唾液、咳嗽释放的飞沫、尿液、粪便甚至在乳液中,污染区域内的水源、料槽、垫料等都会被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污染从而成为传染源。但不会长时间保持传染性,因此病毒的传播距离完全取决于动物迁徙或贸易的活动范围,主要是通过健康动物近距离接触传染源进行传播,呼吸系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虽然动物不可能成为长期的携带者,但也有研究证明临床上恢复期的山羊在11周-12周时仍能检测到病毒抗原,在雨季或干燥寒冷的季节PPR的暴发流行更为频繁也有可能在潜伏期进行传播。
1942年首次在西非的象牙海岸被报道,随后的调查发现,广泛流行于撒哈拉沙漠与赤道之间的大多数非洲国家,随后PPR的分布扩大,到中东、伊朗、南亚次大陆、土耳其以及亚洲中部的部分国家,在亚洲PPR于1987年首次在印度南部地区出现,PPR于1993年-1995年传入阿拉伯半岛、中东及南亚次大陆部分地区并成为了当地的地方性流行病。 按照各个地区报道PPR疫情的时间顺序,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可看出PPR是从西往东扩散传播的,从非洲西部传到了孟加拉国,但不能说明PPR起源于西非。根据PPR基因群分型模式、序列分析以及PPRV新分离株的出现, 说明PPR可能像RPV一样是起源于欧亚大陆,随后通过牲畜的贸易或其他机会传入非洲。在亚洲地区,因临床症状的相似未能将PPR与RP、传染性山羊胸膜肺炎及巴氏杆菌病等进行鉴别诊断而延误了PPR的鉴定。PPR-IV系或者其前体有可能是PPRV所有谱系的亲本,每当PPRV传到一个新的大陆,就会演变出一种新的基因群。2008年在摩洛哥暴发的PPR基因群别也能够证明这种推测。
1、山羊和绵羊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 感,且临床症状比绵羊更为严重。山羊不同品种的易感性有差异。
2、 牛多呈亚临床感染,并能产生抗体。猪表现为亚临床 感染,无症状,不排毒。
3、鹿、野山羊、长角大羚羊、东方盘羊、瞪羚羊、驼可 感染发病。 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途径以呼吸道为主。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多发。本病潜 伏期一般为4-6 天,也可达到10 天,《国际动物卫生法典》规 定潜伏期为21 天
上一篇: 在贡柑树枝上可以嫁接沙糖桔吗?
下一篇: 竹鼠黄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