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瓜果园艺 > 其他瓜果 > 黄瓜畸形瓜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其他瓜果

黄瓜畸形瓜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黄瓜畸形瓜影响产量和品质,请问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生产中,大棚黄瓜畸形瓜的形状有多种,采取的对应措施不尽相同。

  (1)弯曲瓜:长密刺型瓜品种易形成弯曲瓜。一般是黄瓜营养不良、植株细弱造成,特别在高温或昼夜温差过大、过小,光照不足的条件下易发生。(创业网:www.cyone.com.cn)分供应不当,结瓜前期水分正常,后期水分供应不足,或病虫危害,也可形成弯曲瓜。生产中注意调节棚室温度、光照、养分、水分的供应。

  (2)尖嘴瓜:瓜柄附近粗,先端细。生产中受品种影响较大,一般单性结实力低的品种受精不良时易形成尖嘴瓜,单性结实力强的品种在营养条件不良的条件下形成尖嘴瓜。生产中注意选择优良品种,并且加强黄瓜营养供应。


  (3)细腰瓜:瓜柄基部和顶端正常,在瓜条中间部分缢缩,是由于营养和水分供应不均衡造成的,同化物质积累不均匀,就会出现细腰瓜。生产中注意加强肥水的供应和调节。

  (4)大肚瓜:与尖嘴瓜相反,瓜条前端部分肥大,而中间及基部反而变细。由于雌花受粉不充分,受粉的先端肥大,而中间及基部由于营养不足,水分不均,发育迟缓而造成。

种植中采取的措施是发现大棚黄瓜畸形瓜时及早摘除,以降低营养消耗,同时注意棚室内温度、空气湿度的调节,加强肥水管理,避免发生生理干旱现象等。

 

1、发病规律

  (1)曲形瓜:产生曲形瓜有生理或物理原因。生理原因多因营养不良,植株瘦弱造成,如光照不足、温度、水分管理不当,或结瓜前期水分正常,结瓜后期水分供应不足,或伤根,病虫为害引起。尤其是高温,或昼夜温差过大过小,光照少,地温低等条件易发生。有的花期子房就表现出弯曲状态,随幼果长大弯曲加重,曲形瓜在最初或最后的果穗发生多。此外,雌花或幼果被架材及茎蔓等遮阴或夹长等物理原因也可造成畸形果。

  (2)尖嘴瓜和大肚子瓜:早春保护地中传粉昆虫少,黄瓜不经受粉,也能结实,这是单性结实,没有种子。这种瓜营养条件好,能发育成正常果实,反之则形成尖嘴瓜。当雌花受粉不充分,受粉的先端先膨大,营养不足,或水分不均,就会形成大肚瓜。有的在营养充分情况下,仍发育成正常瓜。有时高温持续时间长,黄瓜果实因高温为害也成畸形怪状。

  (3)细腰瓜:当营养和水分有时好,有时供应不正常,反应在同化物质积累不均匀,就会出现细腰瓜。此外,黄瓜染有黑星病,或缺硼,也会出现畸形瓜。

  2、防治方法

  (1)发现畸形瓜及时摘除。(2)做好温度、湿度、光照及水分管理。(3)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或喷洒喷施宝、磷酸二氢钾,或氮磷钾按5:2:6比例施用,喷洒喷施宝每毫升加水11~12升。(4)种植无苦味的品种。(5)注意温度管理,避免温度低于13℃,或长期高于30℃,湿度尽量稳定,避免生理干旱现象发生。

黄瓜畸形瓜包括弯曲瓜、大肚瓜、尖嘴瓜、蜂腰瓜、瘦肩瓜、钩子瓜等。

弯曲瓜。茎叶过密,特别是行距窄,植株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或肥料不足,干旱缺水,引起植株生长衰弱、营养不良,均易产生弯曲瓜。但有些瓜弯曲是由于卷须缠绕、架材和茎蔓阻挡等机械原因造成,应予区别。

大肚瓜。授粉但受精不完全时可形成大肚瓜。不经受精单性结成的瓜若形成大肚瓜时,多数是由于植株生长势弱,营养不良,特别是缺钾等原因造成。瓜在膨大过程中,如前期与后期缺水,而中期不缺水也可形成大肚瓜。

尖嘴瓜。大棚内单性结实或连续高温、干旱情况下或植株生长势弱,营养不良,使瓜条从中部到顶端部分膨大不良,果实长度也小得多,于是形成尖嘴瓜。

蜂腰瓜。瓜条中部细如蜂腰,纵切瓜条可见变细部分果肉已经空洞。整个果实变得发脆。高温干旱,植株本身长势弱、养分供应不及时、浇水不均匀而使瓜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所致。

瘦肩瓜。果梗变得特短,肩部变得瘦而长如瓶状的畸形瓜。营养过剩而过分偏向于结瓜生长的生理状态易引起此类瓜产生。这种生理状态在摘心后更容易发生。

钩子瓜。瓜先端弯曲如钩。主要是由于养分集中到茎叶中去而不能充分供应给果实,或因病虫害影响植株生长所致。

防止畸形瓜产生,必须经常根据植株和果实的生长发育情况、天气变化,均匀施肥灌水,不要强行打叶,还要及时防止病虫害。用有机肥加磷钾肥做基肥,计面喷施多元磷酸二氢钾、802、蔬菜专家等植物营养液或生长调节剂,可大大减少畸形瓜的发生。同时出现畸形瓜应及早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