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为害叶片,是叶部的主要病害之一,叶柄、花萼。果梗也可染病。叶枯病属低温、高湿性病害,多在春秋季发病,初发病时,叶面上产生紫褐色无光泽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多沿主侧叶脉分布,发病重时整个叶面布满病斑,发病后期全叶黄褐色至暗褐色,直至枯死。叶柄或果柄发病后,病斑呈黑褐色,微凹陷,脆而易折。
草莓开花结果期在4~5月份,此期要求田间持水量80%,日光照12~15小时,温度18℃~26℃,管理要点如下:追肥3月下旬~4月上旬,每667平方米土地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0~15公斤,以加速植株生长、利于新叶展开、促进开花结果。叶面喷布0.3%~0.5%的磷酸二氢钾2~3次。摘茎摘除草莓匍匐茎能增产40%~50%。为了繁殖的需要,可留下适量的匍匐茎。过量的茎则消耗大量的营养,
草莓丝核病以菌丝体藏于病组织中,在土壤里越冬,在土壤里可存活2~3年。
草莓的定植时间一般为八月下旬到九月上旬,定植最适宜的时间是立秋后7~8天至处暑,此时土壤含水量较多,空气湿度比较大,昼夜温差大,利于缓苗,成活率高。从一般的情况看,一般北方地区定植多在立秋之后。实验表明:在气温30℃的条件下,成活率只有10%;气温25℃左右,成活率为50%;气温15℃左右,成活率为95%。7月5日~8月15日定植的,成活率为6~37%;9月
温湿度调控棚温的控制是温室草莓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棚温高低直接影响着草莓果实的大小、产量的高低、成熟的早晚。棚温过低,秧苗容易矮化,果实生长缓慢,成熟期推迟;棚温过高,造成前期秧苗过旺和后期果小。专家强调,要根据秧苗不同的生长期调节棚内温度。在扣棚初期,白天维持温度25℃-28℃,最高32℃;开花期维持23℃-25℃,最高30℃;膨大期到成熟期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使其通风透光,不要偏施过施氮肥,适度灌水严防湿气滞留。(2)移植前清除种苗及重病株,并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15-20分钟,待药液干后移栽。(3)发芽至开花前用等量的波尔多液200倍喷洒叶面,每15-20天1次,有良好的功效。(4)预防方案:(速净)按5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治疗方案:轻微发病时,(速净)按300-500倍
草莓裸根苗从小生长在地里,挖苗断根,运输的过程中带少量土或者不带土,我把它叫裸根苗。裸根苗种到新的环境,长出新的根,能正常的从新环境吸收水分和养分,适应这个新环境的过程,我把它叫裸根苗缓苗。缓苗的过程一般需要7-10天,缓的好的时间可以更短,缓的不好的死苗或者缓苗期更长。裸根苗种到土里(营养土或者园土)原来的根系一般情况下是还不适应新
1、草莓叶片在-8℃以下的低温中可大量冻死,影响花芽的形成、发育和来年的开花结果。2、花蕾和开花期出现-2℃以下的低温,雌蕊和柱头发生冻害。3、由于受寒潮和强冷空气的影响而降温过快致使叶片受冻。4、棚室温度较高,植株已经抽蕾开花,这时如果有寒流来临,冷空气突然袭击骤然降温,即使气温不低于0℃,由于温差过大,花器抗寒力极弱,不仅使花朵不能正常
1、不能过早留果苗子定值时间短,瘦弱的苗子上花应尽早摘除,让苗子长壮在留果。这也是我以前说过的,定值后先养苗为主!只有粗壮的苗子上花以后我们才可以留,瘦弱的苗子过早留果,苗子会早衰累死。2、适当疏花疏果不是说所有的都按统一标准来,我建议第一茬果适当疏果,你再看一下以后的产量。具体怎么梳,怎么留根据品种特性。一般草莓花序上第3级和第4级
浆果受害,产生近圆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草莓园地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地面平坦的地块。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草莓喜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适宜的酸碱pH值为5.5~7.5,偏碱性土壤也可种植。应避免与马铃薯、番茄、茄子等作物重茬。每亩施优质圈肥5000千克以上,过磷酸钙50千克,复合肥30千克,或磷酸二按20千克加硫酸钾10千克。将底肥撤均后耕翻25~30厘米,耕
一、选择适宜品种。一般选择需低温量中等、果大、丰产、耐贮运性强的品种。需冷量一般在400~800小时,如佛杰尼亚、哈尼、全明星、宝交等品种,二、培育壮苗。所谓壮苗,一般新茎粗度在1.2cm以上,具6片以上展叶,根系发达,单株鲜重30克以上,叶柄粗,叶色深。培育壮苗可采用假植苗的方法,以保证苗壮、苗齐。利用假植育苗培育壮苗,一方面是假植时株行距小
草莓白粉病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80%以上,但雨水对白粉病有抑制作用,孢子在水滴中不能萌发。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为单囊壳属,借助气流或雨水扩散,发病最适温25℃-30℃.
草莓的冻害主要有霜害和冻害两种。霜害一般出现在早春,而冻害主要是在冬季。冻害的造成与降温速度、低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低温出现前后和期间的天气状况、气温日较差等及各种气象要素之间的配合有关。在植株组织处于旺盛分裂增殖时期,即使气温短时期下降,也会受害;相反,休眠时期的草莓则抗冻性强。各发育期的抗冻能力一般依下列顺序递减:花蕾露白期→开
效果最好的杀螨剂是爱卡螨。
草莓成熟采摘的标准是果实表面着色达70%以上,即果实成熟度达七成熟以上。草莓果实的采收期,受果实用途以及销售距离远近等因素的制约,最早不能早于七成熟,最晚不能晚于九成熟。采收过早或过晚,均对果实的品质、贮藏和运输不利。若低于七成熟,过早采收,果实营养积累少,果实大小和重量尚未达到标准,汁液少,风味差,品质不好。若高于九成熟,过晚采收,
育苗肥以施堆肥、牲畜肥、饼肥和绿肥等有机肥为主,加入微生物菌剂,以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再配合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钾等化肥。每亩施饼肥50公斤,厩肥3000~4000公斤。苗床肥为了促进幼苗的花芽分化,应在假植床上施入适量的基肥,但基肥不宜过多。假植中期可追施一次氮肥,每亩施尿素5-10公斤或腐熟的人粪尿150-250公斤。基肥定植后,草莓开始开花坐果。由
1、草莓的周年生产:草莓的果苗矮小,生长种植方便调控,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种植,可以周年进行生产。草莓的种植方法有:漏天种植和设施种植,设施种植可以用大棚种植的方案、塑料的大棚价格廉价,如果用露天种植收获季节大概在5-6月份,大棚种植它的收获季节大概在11-12月份,这种方法种植可以延长正常的收获季节,从而可以提高售果的价格。2、设施种植所采用
饭后吃一些草莓,可分解食物脂肪,有利消化。
防治大棚草莓病虫害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即通过采用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水旱轮作及避免干旱、高湿等措施预防病果、烂果的发生。药剂防治要注意开花前后不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采果期要尽量少用药,必须用药时应选择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草莓的主要病虫有蚜虫、叶螨、灰霉病、白粉病及芽枯病等。1.蚜虫、叶螨:10%吡虫啉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