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慈姑 慈姑

慈姑斑纹病的识别方法?

危害症状叶柄染病,出现短浅状褐斑。本病症状跟慈菇褐斑病颇为近似,往往需借助镜检才能准确区分。从外观症状比较,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斑纹病病斑一般较褐斑病的为大,颜色却较浅(黄褐至灰褐色),斑面隐现轮纹,斑外具有黄晕,斑面霉层颜色稍深(灰色至暗灰色而不是白色)。[4]形态特征慈菇尾孢菌,属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类)、丝孢纲、丝孢目、暗丛梗孢科、

慈菇种植如何进行追肥?

为了满足慈姑生长发育对肥的要求,可在生长期间追肥2-3次。慈姑整个生育期间肥料的施用,应遵循促、控、促的原则,并且必须重视氮、磷、钾的配合施用。据试验,晚熟栽培慈姑,施磷肥50千克的田块比不施磷肥的田块增产15%,且球茎显著增大。慈姑对钾肥反应良好。施钾肥后不仅产量显著增加,而且质量提高,球茎大,皮青色带紫,无锈斑,无苦味,耐贮藏。据苏州

植株直立,高50-100cm。须根系,肉质,具细小分枝,无根毛,须根长30-40cm。茎分为短缩茎、匍匐茎和球茎3种。短缩茎腋芽萌动生长,穿过叶柄基部,向土中伸长,为匍匐茎,长40-60cm,每株有10余条匍匐茎。匍匐茎入土约25cm,入土深浅,受气候影响。气温较高,匍匐茎顶端窜出泥面,发叶生根成为分株;气温下降,匍匐茎向深处生长,末端积累养分形成球茎。一般球

慈姑叶部病害有哪些?

主要病害有叶黑粉病(Doassansiahoriana),为真菌病。发生在高温多湿季节,叶片出现黄色突起疱斑,内有黑点。及时清除病叶、老叶,用代森锌液喷雾。

山药枯萎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严重影响山药的品质及产量。

山慈菇什么时候采收?

3年生的山慈菇,11月初植株倒苗时,即可采挖,把鳞茎挖起来去掉茎秆、须根和泥土。

病原菌以休眠菌丝体在多年生寄主的分生组织内越冬,或以冬孢子在种间、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冬孢子随种子、风雨、刈割、践踏、耕地等过程而传播,灌水也可以传送孢子及病残组织。冬孢子可以长期休眠(265天)而且仍有生活力。春季或秋季,条件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子,担子可以产生担孢子,担孢子萌发出单核菌丝,遇性别相反的芽管融合,产生有侵染力的双核

丝瓜发苦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品种。苦丝瓜的苦味是能够遗传的,如果把苦丝瓜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丝瓜也是苦的。丝瓜的苦味也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可以遗传的。一般有棱丝瓜容易形成苦味瓜。二、交叉授粉。在昆虫授粉过程中,不带苦味的丝瓜植株接受了带有苦味的丝瓜植株的花粉、或者苦瓜的花粉而导致丝瓜发苦。三、高温干旱、光照不足等不良生长环境。连续的高温、干旱、光照不足

慈姑病虫的综合防治无公害慈姑病虫害防治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尽量避免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以降低慈姑产品农药残留量。主要针对莲缢管蚜,采用银灰膜或黄板诱杀蚜虫,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和使用次数。银灰膜避蚜的做法:将银灰色地膜剪成10~15厘米宽的膜条,纵

怎样进行慈姑的早熟栽培?

大棚慈菇进行早熟栽培,可使慈菇上市期提早到6月底7月初,填补了市场空白。1.培育壮苗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肥沃壤土作为育苗床。先将育苗床开挖成1~1.5米深的塘,在塘的底部铺上20厘米厚的稻草,四周铺上10厘米厚的稻草,其上覆盖较厚的塑料薄膜,再向塘内施肥沃的河泥或肥沃壤土作为育苗用土。浇水湿润床土,于2月上中旬将球茎上大而整齐、粗壮完整的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药,药剂可选用25%施保克乳油500~1000倍液或每100L水加25%施保克乳油100~200mL,连续喷施几次。还可以每667㎡每次用40%多硫悬浮剂150~200g,加水75~100L喷雾,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喷药2~3次。另外,还可以用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或25%应得悬浮剂1000倍液,或65%多克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

主要有:蚜虫、食心虫(螟虫)

设施慈姑的肥料管理?

肥料运筹慈姑生长对土壤养分要求不高,但考虑到早熟促长,应加强追肥的施用,原则是前期以速效N肥为主、后期以K肥为重。

慈菇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叶及时摘除;

慈姑是什么纲植物?

单子叶植物纲慈姑属于木兰纲。慈姑属于单子叶植物纲。

慈姑栽培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要求土壤有营养,保水、保肥能力强,但是土层不能太深,土壤需要富含有机质,并施一定量的基肥,要求松软,酸碱性呈微酸或者是中性。

芦笋茎枯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分生孢在病残体上越冬。田间或堆积在田埂上的枯老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器,在高湿条件下释放出分生孢子侵染,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茎、枝及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雨水沿茎枝向下流,致茎基部形成大量病斑,或引起流行。一个侵染周期11―20天。发病条件是该病早春始发,均温15℃潜育期7―10天,多经5―10天形成繁殖器官

慈姑生长对环境有何要求?

有很强的适应性,在陆地上各种水面的浅水区均能生长,但要求光照充足,气候温和、较背风的环境下生长,要求土壤肥沃,但土层不太深的粘土上生长。风、雨易造成叶茎析断,球茎生长受阻。

慈姑常见虫害有哪些?

1.蚜虫,属同翅目蚜科,种后到收成都有发生,繁殖快,要及时防治,可用40%乐果600倍或5%蚜敌畏2000倍喷杀;2.蛀心虫,菇农称为“钻心虫”、“烂虫”、“惯侠虫”,属鳞翅目细卷蛾科,整个生长期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柄和心叶,其中8-10月种群数量最多、为害最严重,至整株枯死,防治上可用40%乐果1000倍加18%杀虫双600倍,或用10%兴棉宝1000倍、克蛾宝2000倍

慈姑原产地在哪?

慈菇又叫白地栗、茨菇、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华夏慈菇、水芋,是泽泻科慈菇属水生蔬菜。原产中国。亚洲、欧洲、非洲的温带和热带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