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麦的营养价值大麦含碳水化合物63.4%,蛋白质10.2%,膳食纤维9.9%,还含有B族维生素等。大麦芽主要含α、β两种淀粉酶、转化糖酶。大麦芽还含麦芽糖、糊精、B族维生素、磷脂、葡萄糖等。大麦中富含的维生素E可以防止老化、保护皮肤,并对促进血液循环也卓有疗效。大麦可以消暑,用炒过的大麦泡的茶即为大麦茶,是夏天很好的消暑饮品。大麦可以治疗十二指
大麦适时收获是高产丰收的重要环节。收获过早,灌浆不足,千粒重及出粉率降低,产量、品质受彩响;收获过迟,籽粒干重略有下降,同时断穗、落粒等机械损失增加,遭遇阴雨天气,麦粒还易霉烂变质,甚至产生穗发芽,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就更大。大麦麦粒灌浆成熟过程分为三个时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该作物的成熟特性及试验研究表明:大麦以蜡熟中、后期收获最好,
金针虫幼虫褐黄色,有光泽,圆筒形,尾节圆锥形。沟金针虫幼虫黄色光亮,体扁筒形,胸腹背面有一条细纵沟,尾端分叉。
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机械混杂在小麦播种、收藏、脱粒、晒种、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出现人为的混杂,这是目前小麦品种混杂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生物学混杂在田间不同品种间出现天然杂交,引致后代分离,而出现不良个体,破坏品种的一致性,叫做生物学混杂。当机械混杂严重时,更会加重生物学混杂,加快品种退化速度。三是突变小麦新品种在推广时,
还影响小麦、燕麦、玉米和许多其他谷类。
北方适合大麦免耕栽培的大麦品种:二棱大麦乐啤1号、黔鲁1号、如东五号、黑啤1号、2号、红日啤酒1号、2号、垦脾麦3号、苏引麦3号、贝莱勒斯、法瓦维特、嘉陵2号、3号、六棱大麦垦啤麦1号、2号等。
1.确定适宜的播期并做好种子处理以达到苗早、苗全、苗壮的目的一般华北地区早春播种一定要在5~10cm地温稳定在10~12℃,华北地区则需8~10℃才开始播种。同时结合晒种、浸种等方法增强种子的发芽势,提高发芽率,减轻病虫危害。2.播种深度要适宜玉米的播种深度是根据土质、墒情、种子大小而定一般以5~6cm为宜,如果土质粘种墒情好时,适当浅些一般4~5cm;
旱地种大麦应抓住土壤含水份较高时段在10月中下旬抢墒播种,稻后水田种大麦最佳播种期以11月上中旬为好。
我国大麦的分布在栽培作物中最广泛,但主要产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青藏高原。啤酒工业的发展和对大麦原料的需求,西北和黑龙江等地啤酒大麦发展较快。
大麦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7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越冬大麦多11月中旬播种,在次年的5月中下旬收割,生长周期共6个月,180天左右。
大麦的出苗期比小麦长
用于酿造大麦,干燥温度不应超过40摄氏度。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在成虫产卵盛期前选叶片完整、不霉烂的稻草8-10根扎成一小把,每亩30-50把,每隔5-7天更换一次(若草把经用药剂浸泡可减少换把次数),可显著减少田间虫口密度。幼虫发生期间放鸭啄食。②物理防治: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效果非常好。③药物防治:重发麦田,幼虫低龄期(2龄、3龄高峰期),选用25%天达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倍液,或90%敌百虫
麦类病毒病包括黄矮病、丛矮病、红矮病和黑条矮缩病等多种矮缩病。其中黄矮病和丛矮病发生较为广泛;红矮病主要分布于西北、内蒙古和四川等地;黑条矮缩病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麦区。病毒病可造成严重减产,一般感病越早,产量损失越大。症状识别麦类病毒病的共同特点:病株严重矮缩。黄矮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叶片变黄和植株矮化。秋苗和返青后,植株均可发病。
化学防治小麦赤霉病,应掌握在齐穗至盛花期及早喷药,错过这一时间,防效大大下降。一般情况下,小麦先抽穗、后扬花,应于扬花10%-50%时施药;若穗期温度高,小麦边抽穗、边扬花,应提前至齐穗期施药。施药应抢在雨前进行,施药关键时期遇雨,应于雨隙喷药。一般于关键时期喷施一次即可,在品种严重感病,或首次用药后遇连续高温、高湿天气,或小麦生育期不整
一般掌握在籽粒正常脱水、茎叶鞘失绿现黄、成熟初期收获最好。
该病系幼苗侵染型病害,每年只在苗期侵染一次,主要靠种子带菌传播。每年大麦收获脱粒时,散出的冬孢子粘附在麦粒上,播种后,冬孢子萌发,产生先菌丝从大麦幼芽鞘侵入,后进入生长点,菌丝体随麦苗生长向上扩展。大麦抽穗前,病菌为害花器或种子,又形成大量冬孢子,出现病穗。
(1)世代。西藏一年发生1~2代,山西北部冬麦区一年发生2代,新疆3代,黄淮海地区3~4代(2)越冬及虫源:以成虫和卵在麦田越冬。(3)发生因素。主要发生在旱地麦田里对湿度敏感,遇露水较大或降小于,即躲于麦丛或土缝内。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广泛种植的青稞(裸大麦)。
大麦亩产在600-800斤左右,达到亩产1000斤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