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软腐病防治措施(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灭茬,促使病残休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不要和烟草、果树相邻种植;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用前晒兰周以上,与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川拌种剂或浸种刘灭菌。育苗移栽,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
采取栽培技术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①苗床或育苗盘药士处理。可选用的药剂有40%拌种双粉剂或50%多菌灵粉剂等。使用方法同防治黄瓜猝倒病。也可以用97%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在播种前浇灌苗床,每平方米用药液2~3升。②加强苗床管理。调节好棚室内的温、湿度,适当通风降湿,防止苗床高温、高湿条件出现。③药剂防治。可喷布50%多菌灵
1、肥水管理。定植前半个月畦中开沟施入基肥,每亩施栏肥1500公斤,人粪尿1000公斤,复合肥45公斤。定植活棵后,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15天后再追肥一次。黄瓜生长快,肥水供应要及时,施肥方法采用“薄肥勤施”、“少量多餐”的原则,一般每采收两次追肥一次。整个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进入盛瓜期后,根据土壤含水量,每隔1—2周浇水、灌水一次。2、温度的控制。定
(1)要了解黄瓜品种从播种到始收商品瓜所需要的时间一般黄瓜品种从始收商品瓜日期到进入盛果期需15天左右,所以,从播种到始收商品瓜所需要的时间加上15天;就是从播种到进入盛果期所需要的时间。(2)参考市场信息推算播种期把黄瓜盛果期安排在市场上黄瓜刚进入价高而畅销的日期,由此日期往回推算保护地黄瓜各茬适宜的播种期。一般中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要提
黄瓜酸碱度障碍它的主要症状是发病较重时,叶片尖端干枯,干枯部分为青绿色,不变黄也不变褐,且逐渐向整个叶片发展。发病较轻时上部各别小叶片萎蔫,注意,不是所有叶片萎蔫。继而,生长点附近的小叶干枯,生长点枯死。高温会加重危害。(1)发病原因发生酸碱度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土壤酸化,而土壤酸化是由于大量的,不注意种类地盲目施用化肥。由于根系对肥料
黄瓜为什么会出现“花打顶”?有时黄瓜着生少数叶片后,植株矮化,停止伸长,顶端着生多个雌花、雄花,这种现象称为“花打顶”。“花打顶”虽能结瓜,但结瓜数量大大减少,产量显著降低。其形成原因,主要是苗期受到低温或因管理不善使幼苗老化,影响了正常的茎叶生长;此外,“花打顶”也与品种有关,凡节间密、结瓜早的品种容易发生。防止办法,苗期要防止
发病条件和规律:炭疽病由刺盘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较大,在10~30℃均可发病。病菌在8℃以下、30℃以上停止生长,24℃最适病菌生长。湿度大时发病严重,特别是在95%以上,发展迅速,湿度小于54%时不发病。病菌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也可附着在种子表面,田间架材和设施也可带菌,这些均是来年病害的初侵染源。在多湿的保护地和
保护地黄瓜枯萎病是土传病答,较难根治。只有嫁接栽培,才能收到理想效果,也可提早上市,增加产量。嫁接方法主要有插接、割接、靠接。插接与割接法简单、省力,但刚嫁接后的管理繁杂、成活率偏低。靠接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接穗在带根状态下嫁接,所以嫁接后的管理比较简单,成活率在90%以上。一、对砧木品种的要求作为砧木,第一必须抗枯萎病,第二必须与黄瓜品种亲和性
结瓜期,在结瓜期常常出现异常长相。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一整套通过大棚黄瓜植株外部形态特征来判断管理是否得当的方法。盛瓜期,黄瓜开花的正常位置距离植株顶部30-50cm,将要采收的瓜条距离植株顶部70-80cm,其间具有充分展开的叶片6-7片,低于或高于这一标准均属异常。一、如果开花节位距离植株顶部大于50cm,是植株徒长的表现,通常表现为叶子宽大,茎蔓
光照条件为使黄瓜植株充分见光,要恰当早揭晚盖草苫。为加强棚内光照,可在后墙张挂镀铝聚酯反光幕,及时消除薄膜上的尘土、草屑等污染物。碰到阴雪气象可不盖草苫,下大雪时要盖草苫,此后再在草苫外覆盖一层防雪膜,但雪停后要立刻去掉防雪膜并揭开草苫。有条件的可在温室内安装日光灯,距离作物1米高,阴天每天上午补光2―3小时。连阴天或雪后气象突然转晴
黄瓜畸形瓜包括弯曲瓜、大肚瓜、尖嘴瓜、蜂腰瓜、瘦肩瓜、钩子瓜等。其主要发生原因如下:弯曲瓜茎叶过密,特别是行距窄,植株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或肥料不足,干旱缺水,引起植株生长衰弱,营养不良时,都易发生弯曲瓜。但有些瓜条弯曲是由于卷须缠绕、架材和茎蔓阻挡等机械原因造成,应予区别。大肚瓜受粉但受精不完全时可能形成大肚瓜。不经受精单性结出
黄瓜有时会发生苦味,是瓜内含有苦瓜素。以近果梗的肩部为多,先端较少。苦味多为品种遗传所致,因而苦味的有无和轻重因品种而异。如果某品种原苦瓜素含量就多,而在定植前后因控水过狠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那么苦瓜素相对含量高,因而发苦;如果以后水分控制得当,生育迅速,苦瓜素相对含量降低,苦味就会消失。另外,氮素过多、生育过旺、温度过高或过低、
黄瓜灰霉病多从开败的雌花开始侵入,初始在花蒂产生水渍状病斑,逐渐长出灰褐色霉层,引起花器变软、萎缩和腐烂,并逐步向幼瓜扩展,瓜条病部先发黄,后期产生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导致病瓜生长停止,变软、腐烂和萎缩,最后腐烂脱落。叶片染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为不规则形的淡褐色病斑,边缘明显,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霉层。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
黄瓜出现大肚子多发生在夏季,冬季则很少出现,主要原因是夏季瓜体内有成熟的种子,种子能够分泌一种天然激素。这种激素,能促使营养往种子一边运输,造成瓜体生长局部膨大,出现大肚子黄瓜。一般出现大肚的地方,都会有成熟的种子.天然激素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的,可以安全食用.
黄瓜根系主要分布于30厘米耕层内,对土、水、肥以及微生物等条件的选择较严。茎蔓无限生长,断面具4~5棱,表皮有刺毛。子叶对生,长椭圆形;真叶互生,上有绒毛。黄瓜是腋生花簇,果实为假果,种子扁平,黄白色,千粒重22~42克,种子发芽年限可达4~5年。
检疫与防治对CGMMV的防治同其他病害一样,最根本的要使用无侵染的种苗;在农事操作中尽量避免病毒经器械等传播,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拔除初侵染病株,销毁病株残体。1.检疫处置:拔除病株并集中销毁、土壤消毒和轮作等,采取这些措施后一般可认为已完成了疫情的处置。其中国内研究表明经焚烧深埋10个月后的土壤或病残体样本仍可能被检测到CGMMV核酸的存在,但已无侵染
1.种子消毒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捞出后立即投入冷水中浸泡2~4小时,再催芽播种,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20分钟或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种2小时洗净晾干后播种。2.栽培防治与非瓜类作物轮作2年以上;用无病土育苗;保护地加强温湿度管理,注意通风,降低湿度。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50
生产上要选用生长前期耐热、后期耐寒、丰产性好、抗病能力强、结瓜早、瓜码密且收获集中的品种。如中农16号、中农10号、中农14号、津优1号、津优12号等。
(1)受温度高低的影响,黄瓜是喜温作物,早春栽培的黄瓜,易受低温的影响,尤其在地温较低的情况下,根系生长慢,吸收水肥能力弱,严重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满足不了幼瓜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而导致化瓜。黄瓜生长的中后期,外界气温较高,通风不及时,棚室内温度常出现高于35℃,夜间高于18℃以上的情况,在高温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受阻,呼吸消耗增
贮藏用的瓜应比上市的瓜稍微嫩些。最好在清晨采收,采摘时要用剪刀将瓜柄剪下,并注意不要碰伤瘤刺。黄瓜贮藏的适宜温度,以12~13℃为好,相对湿度为95%以上。贮藏的气调指标是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均为5%,而且气调贮藏温度应比普通冷藏提高0.5~1℃,因高浓度二氧化碳和低浓度氧会加重冷害。常用黄瓜气调贮藏法有两种:(1)硅窗气调帐贮藏。将选好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