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细菌性流胶病的发生离不开湿度和伤口两大条件。
一、精心整地,分施有机肥黄瓜幼苗根茎的含水量较大,较脆易折,既怕淹又不耐旱,因此,在整地时要使地面平整并向一方稍有倾斜,以利于排灌,土壤无大坷垃且富含有机质。耕耙地时,要分层施足腐熟的鸡粪和饼肥,每亩鸡粪5000公斤、饼肥2000公斤。二、土壤消毒,起垄覆地膜大棚内的土地复种指数高,土壤含菌量较大,要做好土壤的消毒处理。每亩地可用黄腐酸盐1
1、保湿:黄瓜嫁接时,嫁接环境应保持相对湿润。每嫁接一苗,应随即用小喷雾器对准接穗子叶喷雾一次,然后迅速摆放于备好的小拱棚内。一棚摆满后,将苗床灌足底水,防止接穗失水萎焉。接穗成活前,必须扎紧棚膜,保持苗床高湿状态(以棚膜上布满露珠为准)。2、控温:嫁接苗放入小拱棚头三天,拱棚内温度白天应控制在25--30摄氏度,夜晚控制在18--20摄氏度。
经常看到家里人用报纸包裹保存黄瓜,貌似比直接放冰箱里保鲜效果好。请问这样做会不会有什么不足之处,譬如报纸油墨会不会污染黄瓜等?保鲜有一定的效果,但也会污染瓜。最好不要用报纸包。
棚室保护地栽培黄瓜,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在棚室放风不及时或通风不畅的情况下,棚内温度有时可高达40~50℃,有时午后可高达50℃以上,对黄瓜生长发育能造成为害,即所谓高温障碍或大棚热害。幼苗出现徒长现象,子叶小,下垂,有时出现花打顶;成苗遇高温,叶色浅,叶片大且薄,不舒展,节间伸长或徒长。成株期受害叶片上先出现1~2毫米近圆形
黄瓜的生长发育,除了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以外,还需要一定的植物激素,来调节和控制黄瓜植物体的许多生理和生化过程。如在黄瓜生产上,用250?500毫克/千克矮壮素药剂进行土壤浇灌,可矮化植株。春季用200毫升/千克的乙烯利,夏、秋季100毫升/千克,于2片真叶开始处理1?2次,可诱导雌花分化。用浓度为100倍的氯吡脲(坐瓜灵),在花前1?2天至开花时
秋延后大棚黄瓜应以高温期管理、温和期管理和低温期管理三方面入手。前期(9月中旬以前)应注意防雨防病、通风降温,雨后及时排水防涝,雨后天晴及时浇水降温。中期(9中~10中旬)应及时扣棚,温度控制白天25~300C,夜间15~180C,夜间气温在150C以上时不关通风口,白天要通风换气,降低空气湿度,防止病害发生,夜间防寒保温,每次浇水要结合施肥,肥料以
目前黄瓜叶片上常见的叶斑有两种,一种是多角形,在叶背面可以看到很多的黑霉,这种叫霜霉病。还有一种病斑是近圆形,在雨水多的时候,往往破裂,这种是炭疽病。两种病使用的药剂不一样。如果是霜霉病,比较常用的是克露、霜霉威。如果是炭疽病,使用的是咪鲜胺。在一般农药店里都会有销售。
病菌存在于土壤中,遇有适宜温湿度,即可侵染黄瓜果实。湿度大会加重病情。
温室嫁接黄瓜的苗龄不宜过长,否则定植时伤根太重,容易造成植株早衰。通过近年来的高产典型经验看,不论是自根苗,还是嫁接苗,苗龄都不宜过长。适宜苗龄均在30--35天为宜,其生育指标是3叶1心。生产实践已经证明,黄瓜定植时,苗龄越小,生产效益越好。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立枯丝核RhizoctoniasolaniKühn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可在土壤中腐生2-3年。病菌适宜土壤PH值为3-9.5,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病菌主要通过雨水、水流、带菌肥料、农事操作等传播。
黄瓜角斑病发病症状:最初在真叶上出现极小的茶色小点,小点逐步扩大,变为黄褐色,形成直径3mm左右的从叶脉包围的多角形病斑。这时,病斑周围黄变,形成黄色晕环。然后,病斑逐渐变成白色,脆而易碎。
1、摘除顶瓜顶花。首先把所有黄瓜顶部的花及幼瓜摘除,然后叶面喷施芸薹素内酯,恢复龙头生长。注意整株留瓜时,要根据黄瓜的长势情况调节留瓜数量,温度较低,植株生长缓慢,留一支瓜即可,以防留瓜过多坠棵。2、补水冲肥。为防止棚内适度过大,浇水时要采取小水勤浇的方式,当肥水到南头时立即改换下一行,严防大水漫灌。每次浇水时要配合冲施生根养根类的
①环境调控保护地栽培时,注意改变棚室小气候,提高其透光性和保温性。露地栽培时,注意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②防治害虫及时防治介壳虫、白粉虱等害虫。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或50%多霉灵(多菌灵加万霉灵)
育苗的定植缓苗后及时浇缓苗水,直播的定苗后也要浇1次水稳苗。浇水后多次中耕,促进花芽和根系的生长发育,防止茎叶空长。9月上旬以前,光照强、温度高,秧苗生长迅速。浇水虽有降温作用,但容易徒长,而且表土的水分很多,黄瓜的根系很难下扎。这个时期的秧田降温主要依靠定期通风的方式,减少浇水的次数,以不缺水为原则10多天浇1次水。9月中旬以后随着天
大棚黄瓜的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来进行。对于病害预防的时候要提供黄瓜适宜的环境,打破病害发生的环境;对于虫害要加强虫情检测,可以采用悬挂黄板、杀虫灯等来进行防治。一、霜霉病症状叶片正面有黄绿病斑,叶缘和叶背有水浸状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斑;潮湿时叶背面有黑灰
吃黄瓜的好处1.补水黄瓜含水量高达96.7%,是所有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能很好地补充体液。2.排毒营养丰富的黄瓜有益“清扫”体内垃圾,常吃还有助于预防肾结石。3.补充维生素黄瓜富含多种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需要提醒的是,黄瓜连皮吃,补充维生素的效果更好。4.护肤黄瓜富含钾、镁和硅等矿物质,有益皮肤健康。5.预防便秘黄瓜水分多,热量低,有
棚室黄瓜结果期正常植株的叶片较厚且平展,缺刻深,先端尖,现将叶片异态的类型与产生原因介绍如下。1、叶片大、薄,呈圆形,缺刻浅、叶柄长,叶柄与茎间夹角小于45度,叶片与叶柄间夹角大。产生原因是夜温高,尤其后半夜温度高,水分多,氮素充足,光照。2、叶柄与茎间夹角大,叶片与叶柄间夹角小,叶片下垂,叶柄短,叶色暗。产生原因是温度低,缺水。3、叶
(一)采取增温措施,合理水肥管理,增施磷钾肥,适当留瓜,及时采摘,增强植株生长势和抗病力。(二)发病棚室及时喷施氨基寡糖素、芸薹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植物免疫诱抗剂,调整植株长势,提高植株的抗病性。(三)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细菌药剂,如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噻唑锌等杀细菌药剂,添加适量有机硅,增强展着性和渗透性,适当提高应用剂量,
露地黄瓜定植宜选择晴天进行,一般在晚霜过后,10厘米地温高于12°C时进行定植。各地因气候差异,定植期也不同。长江中下游4月上、中旬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