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黄瓜 黄瓜

初冬促根控秧,增养健壮株形1、中耕后覆膜定植缓苗后,由深到浅,中耕2至3次,促进根系生长和向下深扎,然后整平垄面,覆盖地膜。2、采用大温差管理白天30摄氏度时放风,保持室温28摄氏度左右,20摄氏度时闭风,15摄氏度盖草苫,揭苫前不低于8摄氏度为宜。3、控制浇水定植水浇足后,采收前40至50天内,一般不旱不可浇水。

黄瓜枯萎病的防治?

黄瓜枯萎病的典型症状是萎蔫。发病初期病株表现为叶片从下向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则更明显,早晚尚能恢复,数日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再恢复常态。茎蔓基部稍溢缩,有的病株被害溢出琥珀色胶体物。病株根部褐色腐烂。茎基部常纵裂。在潮湿条件下,病部表面也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的霉层。幼苗发病,子叶萎蔫或全株枯萎,茎基部变褐缢缩,多呈猝倒状。该

①温汤浸种法:将干种子投入55℃~60℃温水中不断搅拌,处理约10分钟,待水温降到28~30℃,浸种4~6小时,淘洗干净后进行催芽。②药剂消毒法:用0.1%的多菌灵盐酸液浸种1小时,清水冲洗后,再用清水浸种4小时,即可浸种催芽。③种膜剂处理法:有些黄瓜种子在出售时已经由制种单位用含杀菌剂和多种微量元素的种膜进行了处理,用种膜剂处理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棚室黄瓜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一、霜霉病。⑴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杂1号、津杂2号、津杂3号、津研4号、津研6号、津研7号等,密刺系列黄瓜不抗病,但早熟、丰产。⑵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高垄、地膜栽培,实行膜下暗灌,减少水分蒸发;晴天上午浇水,严禁阴雨天进行,防止湿度过大。⑶科学通风散湿:根据天气和棚室内温湿度情况,科学通风,降低相对湿度;一般控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目前的主栽品种除密刺类黄瓜易感白粉病外,大多数杂交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均较强。露地主栽品种有津春4号、津春5号、中农4号、中农8号、夏青4号、津研4号等新品种。大棚栽培新品种有津春1号、津春2号、津优1号、津优3号、中农5号、中农7号、龙杂黄5号等。温室栽培可选用津春3号、津优3号、中农13号、农大春光1号、津优2号、鲁黄瓜10号等新

早春黄瓜育苗,经常遇到各种灾害性天气,给秧苗造成损失,为减轻危害,应采取下列措施:(1)大雪天应采取边降雪,边清除,避免积雪成灾而造成损失。(2)下雨天降雨过后,及时晾晒草苫和纸被。(3)连续几天阴雨和降雪草苫揭不开,秧苗较长时间不见阳光,一旦晴天,揭开草苫,秧苗很快失水萎蔫,严重时不能恢复而枯死。(4)遇到大风天要注意防风,把草苫压牢,防止

怎样预防黄瓜“弯曲瓜”

如图1、选用中、小叶片品种,尽量采用半高垅栽培,加大行距,增加透光率和通风量,使叶片和果实光照充足;2、保持土壤养分充足,适期追肥灌水,使植株长势健壮、营养平衡;3、及时去掉影响黄瓜生长发育的外物,提高叶片的同化机能,减少弯曲瓜的产生。4、放置蜜蜂活动增强剂,增加蜜蜂活动频率,使黄瓜完全均匀授粉。黄瓜“弯曲瓜”形成的原因:1、雌花受精不

如何预防黄瓜靶斑病?

如何防治黄瓜靶斑病黄瓜靶斑病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病害,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有很多菜农常把靶斑病当成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进行防治,这不仅不能较好地防治黄瓜靶斑病,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为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和蔓延,减轻菜农损失,现将其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简要介绍如下,供广大菜农参考。(一)症状特点黄瓜靶斑病主要危害叶

黄瓜弯曲瓜的特征是什么?

弯瓜:可能由下列原因造成:一是受精不完全,只有一侧受精,造成瓜的一面发育好,一面发育不好,结果长歪了;二是有的子房(小瓜纽)就是弯曲的;三是单性结实的品种容易形成弯曲瓜;四是受到病虫危害,如染上黑星病的瓜条就会从病斑处弯曲;五是机械作用,如绑绳、吊绳、卷须等缠住了瓜纽,瓜条发育中被架杆、瓜蔓阻夹等;六是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不适,

大棚春黄瓜不结瓜该咋办?

防治措施:1.落蔓要适当。黄瓜落蔓时不能一次落蔓太低,太低不利于黄瓜的正常生长。落蔓后,黄瓜植株维持在高1.5米左右,保证植株上有15片以上的功能叶,才能保证正常的光合作用,维持正常生长。2.注意疏花疏果。对于坐瓜较多的植株,要适当疏瓜,切不可见瓜就留,否则容易造成中后期歇秧。底部发黄的叶片要及时去掉,减少消耗。3.连阴天加强光照管理。阴天时

怎样进行黄瓜插接法育苗?

温室黄瓜嫁接主要采用靠接和插接两种方式。插接与靠接相比有几个优点:一是操作简单,嫁接方便,易管理,可提早定植;二是有效避免了黄瓜产生次生根,对枯萎病、蔓枯病等土传病害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三是由于刀口接合面积大,接后瓜苗尤其是前期生长势旺。在插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错期。采用插接,黄瓜苗要小,这样接后黄瓜苗蒸腾作用弱,不易打蔫

不是的,它们都属于瓜类蔬菜,营养成份相当,营养价值没有区别,只有外形上的区别。

黄瓜弯曲的原因?

黄瓜果实弯曲是常见的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光照不足、温度和水分管理不当、营养不良等。合理搭配化肥在施肥上要做到氮、磷、钾肥和微生物菌肥以及多元素矿物肥、有机肥合理搭配使用;前期作基肥已用过有机肥和氮、磷、钾肥料的,开花坐果后每亩可冲施微生物菌剂20公斤和多元素矿物肥20~30公斤,促使秋黄瓜根系生长,补充养分,防止黄瓜根系和叶片早衰,减少

主要为害棚室栽培黄瓜的叶片。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圆形,直径10~30毫米,后变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黑褐色的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黄瓜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和表现症状如何?如何进行有效防治?发病症状:本病主要为害叶片。子叶染病后正面发生不规则的褪绿黄褐色斑点,最后产生不规则的枯黄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发病,多从温室前沿开始,发病株先是中下部叶片反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点,正面不显,后病斑逐渐扩大,正面显露,病斑变黄褐

该菌在土中腐生性强,能存活年受到瓜类蔬菜根系分泌物的刺激,可打破休眠,在适宜的温、湿度下萌发出芽管,从根部、根尖或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后阻塞导管,病菌产生大量菌丝和菌核,影响导管对水分和养分的运输,病菌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分解破坏细胞,使有毒物质堵塞导管,引起植株萎蔫。病菌是由下向上扩展,所以,病株萎蔫先从下部叶片开始,以后逐渐向上

黄瓜霜霉病特征?

真菌引起的病害,一年四季在大棚、温室、大田黄瓜上危害,主要靠气流、雨水传播。高湿条件下发病重。早熟和品质好的品种发病重。在温室中,人们的生产活动是霜霉病的主要传染源。黄瓜霜霉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别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发病。湿度低于7

黄瓜焦边叶防治措施有哪些?

(1)棚室放风,要适时适量,棚内外温差大,不要突然放风,以防黄瓜忍受不了。(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新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尤其追肥要适时适量,注意少施硫酸铵等副成分残留土壤的化肥,以利土壤溶液浓度适度,提倡施用全元肥料。(3)盐分含量高的土壤,有时析出白色盐类,应泡水洗盐,必要时应在夏季休闲时灌大水,连续15

冬天种大棚黄瓜 应该注意啥?

清除温室残茬首先要清除温室残茬,提前耕翻晒垡。定植前整地,并施足底肥,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微肥配合施用。一般每亩可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6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对于新建棚室,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的地块,施肥量可酌情增加。整好地后,沿南北向画线开沟起垄,采用大小行、小高畦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暗灌或膜下滴灌方式

黄瓜霜霉病的病原是?

黄瓜霜霉病的病原属真菌门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