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盘,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病菌借助风雨、灌溉水、农事操作等传播,引起再侵染。种子调运可造成远距离传播。田间发病适温在20~27℃,病菌最适生长温度24℃,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5%,叶片有露珠时有利于发病,适宜的温湿度潜育期仅需3天。土壤粘性、排水不良、偏施氮肥、保护地光照不足、通风不及时的瓜地发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分泌出一定的分泌物并散发出气味,而黄瓜和西红柿的分泌物及其气味有互相抑制对方生长发育的作用,二者如果同棚邻作栽培,其生长势都将受到抑制。且黄瓜和西红柿都有可能遭受蚜虫的危害,一旦一方发生蚜虫,就会很快地蔓延到另一方,很难有效地控制,使二者同时受害,从而扩大危害损失。另外,黄瓜和西红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温
黄瓜生了地蛆,单株灌药、随水冲药哪种方法效果好?肯定是单株灌药好,随水冲药太浪费。单株灌药效果好。
黄瓜产生苦味瓜如何防治1、选用优质杂交的黄瓜种子2、科学施用肥料,不要过量施用氮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3、实施护根育苗,防止定植时散坨伤根;深耕土壤防治伤根过重。4、合理控制室温,冬季应将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5-30℃之间。5、冬季增加光照,采用采光保温性能好的温室,经常清洁棚膜增加透光率,及时揭盖草帘子,保持充足光照。发现出现苦味瓜
黄瓜细菌性流胶病的防治方法:3.1物理防治降低环境湿度,增加通风透光,对黄瓜流胶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定植时少盖土,露出黄瓜幼苗的蛭石面,有利于降低幼苗茎部湿度。二是苗期发病时,拉开植株周围的地膜,主要也是起降低湿度的作用。三是对已发病的棚室成株期进行药剂喷雾前,先去掉植株下部叶片,尤其去掉畦面上覆盖的叶片,减
水果黄瓜在长到25天左右的时候就需要定植了,定植前需要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及氮磷钾复合肥,同时喷洒多菌灵、敌百虫。定植5-7天后,缓过苗时浇一次水,浇水时要看天气隋况,一般晴天浇水,时间在上午6--8时较好阴雨天严禁浇水,夏天隔天浇水。当黄瓜苗7片叶左右时,及时吊蔓,摘除侧枝、卷须,砧木萌发的侧枝要及时摘除。雌花过多或出现花打顶时要疏去部分雌花
越冬茬黄瓜栽培应采用嫁接育苗。当幼苗长到适宜大小时及时嫁接,即在黑籽南瓜2片子叶展平,黄瓜第1片真叶1cm宽时进行嫁接。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嫁接头天下午在苗床上均匀喷百菌清800倍液,第2天早晨,当子叶苗上露水下去后再嫁接,若带水珠嫁接,嫁接后伤口易感染,造成嫁接苗霉烂。一次起苗不能过多,以防止幼苗失水萎蔫。嫁接前用竹签或小铲起少量苗放在苗盘
黄瓜生长发育对土壤的适应范围比较广,pH值5.5~7.2范围内均能适应。黄瓜的根系较浅,宜选择富含腐殖质、透气性良好、既保肥保水又排水良好的壤土。黏质土壤中栽培黄瓜幼苗生长缓慢,但产量较高;沙质土壤栽培黄瓜发棵快,结瓜早,但易早衰。黄瓜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以钾为最多,氮次之,再次之为钙、磷、镁等。每生产1000千克黄瓜产品需纯氮2.6~2.8千克、五
保护地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1、物理防治(1)高温消毒土垠:利用三夏高温期间进行。春保护地拉秧后,先清洁田园,把病残株、病叶、病根消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每亩施石灰50-100千克和碎稻草(或麦秸)1000千克,均匀施在地表上;深翻土垠66厘米,超高垄33厘米,灌水,使沟时始终装满水;铺盖地膜和密闭棚室7-10天,可防治黄瓜枯萎病、疫病、根结线虫等。(2)小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水浸状,多角形,无霉层,黄白色,易破裂。黄瓜细菌性病害主要有四种:角斑病、叶枯病、圆斑病、缘枯病。细菌性角斑病主要为害下部叶片,霜霉病也是为害中下部叶片。细菌性叶枯病和靶斑病(小黄点)很像,叶枯病在阳光下看只是有一些透明的小点,而靶斑病中间有一个圆心,像靶一样。在黄瓜长到一米以上的时候,缘枯病发生的比较多。也
(1)黄瓜病害生态调控原理温室黄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菌核病、炭疽病和黑星病等。这些病害都是低温或高湿病害,发病适温多在18℃~25℃之间,同时伴有高湿或叶面结露。这两个条件是病害迅速发生和流行的必要条件,若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就能达到抑制或减轻病害发生的目的。(2)黄瓜生态调控方法根据黄瓜生长过程和发育特点,可分为三个时
1.生态防治大棚黄瓜围绕以控制温度、降低湿度为中心进行生态防治。要求黄瓜叶面不结露或结露时间缩短。所以大棚应选无滴膜扣棚。上午日出后拉开草苫,使棚室温度尽快升至25~30°c,最高不超过33°c,然后,通风降温散湿。使相对湿度降到75%左右。如果早晨棚室温度不很低、相对湿度又较大,可先行短时间通风降湿,再封闭棚室升温。下午温度降至25~20°c,
育苗后期发生于定植后的下部叶片。初期症状分为燃点形和黄化形两大类。斑点形主要在新叶上沿叶脉失绿,并出现许多不规则形的黄绿斑点。黄化形在叶脉间形成不规则形、虽绿色斑纹状退色斑,类似于氧化镁缺乏症和药斑症状。严重时,两种类型均有叶脉间黄变,叶片呈鲜黄色。硬化后叶边向下翻卷。病株草势衰退,侧枝的发生及生长不良。前一年发病地块残留着病原菌
选择发病轻或是抗病性的品种栽植是防治本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1)在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2)进行扩繁时,要剪取无病虫插枝或根蘖作为无性繁殖材料。(3)瓜苗出圃时,要进行施药防治,严防带病苗木传入新区。1、选用耐病品种。选择通风良好,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要适当配合使用磷钾肥,防止脱肥早衰,增强植株抗病性
强壮的根系是蔬菜高产的基础,每个菜农都想培育出根量大的蔬菜。当然,根量大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所有的“根”越多越好,比如不定根。什么是不定根?不定根是植物的茎或叶上所发生的根。大多数情况下,不定根的发生是由于植物器官受伤或激素、病原微生物等外界因素的刺激,因此表现为植物的再生反应。黄瓜嫁接技术是黄瓜生产栽培中克服连作障碍、提高植株抗
黄瓜叶片下垂,老叶脱落的症状,有可能是生理性病害,但也不排除肥害的可能。防治方法:1、叶面喷肥,用碧护或海绿素,配合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一背壶中加50克醋、50克糖,连续喷施3次,间隔5~6天。2、去掉下部的老叶片。3、增加棚室光照时间。
黄瓜焦边叶又称枯边叶,棚室栽培黄瓜时常可见。黄瓜焦边叶主要出现在叶片上,尤以中部叶片居多。发病叶片初在一部分或大部分叶缘及整个叶缘发生干边,干边深达叶内2—4毫米,严重时引起叶缘干枯或卷曲。
主要是细菌性叶枯病和细菌性缘枯病。其中细菌性叶枯病近年有所发生。此病症状比较容易辨认。主要为害叶片,叶正面出现褪绿的黄绿色圆斑,叶背面初呈水浸状褪绿斑。病斑处变薄、白色、灰白色、黄色和黄褐色。有时病叶背面可见干菌脓。幼茎染病,病茎开裂。果实上形成圆形灰色斑点,其中有黄色干菌脓。细菌性缘枯病,发病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向上蔓延。多数病
黄瓜疫病的发病症状:黄瓜又称胡瓜,黄瓜的茎上覆有毛,富含汁液,叶片的外观有3-5枚裂片,覆有绒毛。黄瓜感染疫病后始在嫩尖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腐烂,逐渐干枯,形成秃尖。成株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嫩茎节部,开始为暗绿色水浸状,以后变软,明显缢缩,发病部位以上的叶片逐渐枯萎。叶片被害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的大病斑。瓜条被害,产
在黄瓜苗期,控制其旺长,对于培育黄瓜壮苗,保证黄瓜定植后多结瓜,结好瓜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做呢?首先应控制好昼夜温差。当黄瓜出现徒长时,大棚黄瓜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2℃~15℃,昼夜温差保持在15℃左右较为适宜。其次要注意调水调肥。黄瓜定植前,毋需追肥这是因为苗畦中有足量的氮肥,在用水管理上要见干见湿,浇水量不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