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挖母株。切根分芽,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以春秋季最适宜。首先把种植5年以上的黄花菜植株或密度过大难以间挖的植株完整地从土里掘起,抖掉根须及茎部泥土,去掉枯叶,按自然分蘖,把短缩茎用手掰成一个个单株。2、切根分芽。按照自然蘖的长短、精细及芽的多少,切根分芽。对独茎独芽的蘖,可从芽的正中直切,一分为二;对直径在1.50厘米以下的根蘖,按45度
黄花菜根中毒病的症状:本病一般在采食后3至5天发病,常表现精神萎靡,尿橙红色,粪便变软。随后瞳孔散大,双目失明。病羊不食,表现惊恐、哀叫,步态不稳,无目的游走。尿频,胸部及四肢肌肉抽搐,行走无力,直至卧地不起。后期牙关紧闭,咀嚼困难,头颈僵硬,弯向一侧,四肢做游走运动,呻吟,极度不安,2至4天后死亡。
黄花菜病害;炭疽病,病毒病褐斑病,叶枯病,叶斑病,锈病。
分株繁殖的时期,南方适宜季节是花蕾采收完毕至秋苗萌发前和冬季休眠期。但考虑土地利用、劳力、干旱等因素,采用冬季休眠期分株的多。冬季虽寒冷,但黄花菜可分株繁殖。
黄花菜食用的注意事项:新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可造成胃肠道中毒症状,故不能生食,须加工晒干,吃之前先用开水焯一下,再用凉水浸泡2小时以上,食用时火力要大,彻底加热,每次食量不宜过多。黄花菜菜适用于凉拌(应先焯熟)、炒、汆汤或做配料。不宜单独炒食,应配其他食料。另外应选用冷水发制的较好。
黄花菜是百合科,萱草属植物萱草的花蕾。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如下:1、锈病病菌叶片及花茎,产生疱状斑点,表皮翻卷,叶面上铺满黄褐色粉状夏孢子,疱斑周围往往失绿而呈淡黄色,整个叶片变黄,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合理施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或地表湿度过大。采收后拔薹割叶集中烧毁,并及时翻土;早春松土、除草。药剂防治。在发病初
绿色防治黄花菜叶斑病该病加重发生的原因,一是偏施氮肥;二是种植密度过大,荫蔽严重;三是排水不畅,田间湿度大;四是感病品种面积大;五是冬季未能彻底清除病残株,到高温多湿季节病害发生和蔓延快。防治黄花菜叶斑病首先要采取农业防治措施。一是清沟理墒,排除田间积水;二是彻底清除病株残体;三是适时更新复壮老蔸,换茬时尽量先栽抗叶斑病的细叶花、
黄花菜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提供了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其中以精氨酸、赖氨酸含量最为丰富。黄花菜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
病菌发育适温32~33℃,最高40℃,最低8℃,最适pH5.9。
蛴螬主要危害黄花菜的根部,给黄花菜的生长带来致命的伤害,那么防治黄花菜蛴螬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黄花菜蛴螬的防治方法有哪些。黄花菜蛴螬在雨水较多、土壤中又含有大量未腐熟的有机质肥料时危害尤重,常咬食幼根、嫩茎,引起缺株、断垄。防治方法:1.在栽植前和收获后深翻土地,将耕层内的害虫翻到地表,促其自然死亡。2.使用有机肥料
黄花菜的采收时间通常在30天左右。花蕾开放后不适宜做干制品,从摘下花蕾到加工前的一段时间内,仍在延续生长,过大的花蕾,可能会在这时逐步开放。花蕾开放过多,会下降干制品格量,故采摘时间不可过迟。花蕾采摘过早,不仅下降品质,而且加工后常带黑色,影响干制品的外观品格。通常品种适宜在每天凌晨采收,通常在开端开花前1—2小时采摘完毕为宜。但不同
5—6年后密度太大三年进入丰产期,一般五至六年分苗
黄花菜病毒病防治病毒用药:7.5%菌毒·吗啉胍(克毒灵)水剂500倍液20%吗啉胍·乙铜(毒尽、病毒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吗啉胍·羟烯腺·烯腺·(克毒宝)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3.95%三氮唑核苷·铜·锌(病毒必克)水乳剂600倍液
发病前最迟于见病后,喷施70%托布津75%百菌清(1∶1)1000~15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70%代森锰锌(1∶1)800~1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粉10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粉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粉8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交替施用,前密后疏。
冬季管好黄花菜,有利于黄花菜来年的生长。追施冬肥和客土培蔸,是冬季管好黄花菜的两项基础性工作。黄花菜追施冬肥要掌握四个要点,一是掌握好时间。以在黄花菜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即秋苗经霜冻凋萎后进行为宜。二是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黄花菜进入冬季后,根系吸收能力大为减弱,而有机肥料的养分分解缓慢,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黄花菜的持久吸收,为来年秋苗抽苔贮备
黄花菜的营养价值:1.黄花菜有健脑抗衰功能:日本保健专家列举的八种健脑食物中,居首位者便是黄花菜。他说:“黄花菜对预防老年人智力衰退,是一种良药。”2.黄花菜是预防高血脂和延缓机体衰老的佳蔬。黄花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含蛋白质14.1克,钙463毫克,磷173毫克,以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最为丰富。3.黄花菜有清热、利湿、利尿、健胃
1.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害的发生。2.合理水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3.对染病的黄花菜及时拔除,以防大面积感染。4.及时防治蚜虫等具有传染源的虫害。5.喷洒8%宁南霉素(菌克毒克)2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250倍液进行防治。
黄花菜霉杆病病理特点:病菌从叶片气孔或伤口侵入,在叶脉附近出现暗绿色小斑,后迅速扩大为水渍状、中部颜色较深的椭圆形斑块,并与其它斑块相连,形成大斑。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干燥时破裂,叶片易折断,湿度大时病斑部有淡红色霉层。花薹染病,症状与叶片相似,有时几个病斑汇合成10多厘米长凹陷病区,影响花薹生长及花蕾的形成,或致花薹折断而枯死。
一、定植肥。黄花菜是多年生作物,定植后需到一定年限才更新重植,因此定植前施足底肥很重要。如果在栽植黄花菜时底肥不足,会使栽后投产迟,产量低。一些高产的经验是在黄花菜栽植前,开30厘米深的定植沟,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猪、牛粪1000-1500千克,优质塘泥、田泥或堆肥2000-3000千克,钙镁磷肥50千克以上,分层施入定植沟内,然后铺放原来的表层熟土,栽
比大同黄花菜好的品种线黄花、马莲黄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