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黄花菜 黄花菜

适宜生长温度为5-30摄氏度之间

一、鲜菜销售的话要引bai进鲜菜品种的种苗(冲里花为主,白花和四月花可以适当选择),一般沿海发达地区都是鲜菜销售经济价值高。二、内陆地区以干货品种为主。品种选择和供应商选择有几个误区需要注意:一、品种不能混杂,作为鲜菜品种来说,不能混杂有干货品种,那样以后的鲜菜质量会差,因为干货品种的花蕾容易开花。作为干货品种来说,也不能混杂太多鲜菜

黄花菜能不能能鲜食?

方法对了是可以吃的。正确吃法是先将鲜黄花菜用水焯一下,然后放入凉水中迅速降温(保持菜的绿色),挤出水份,放入盘中40分钟后再炒或凉拌,都是一道美味。

黄花菜的栽培技术?

黄花菜的栽培技术黄花菜是民间对宣草的俗称,又名金针菜或针金菜。黄花菜原产于亚洲,在我国分布极广,它不但可供观赏、美化环境,而且营养丰富,还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因而被古人称之为“忘忧草”。黄花菜主要产品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干鲜均可供食,采摘加工制成的干制品耐贮耐运,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山野菜等绿色蔬菜身价倍增,为庭院创汇经济提供了良好的

庆阳黄花菜的产地在哪里?

庆阳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属典型的自然农业经济区,本区自然资源较丰富,气候温和,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450-630mm,年平均气温7-10℃。无霜期平均140-180d,年日照2250-2600h,太阳总辐射量为125-145千卡/cm2,日照百分率为51%-58%,地面年平均蒸发量为520mm。中南部川塬交错,土层深厚,土地平坦肥沃,为黄花菜适宜栽培区。

不能吃,要用开水烫或晒干之后才能食用。吃鲜黄花菜容易中毒,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东西,它本身没有毒性,但它在体内氧化成秋水仙碱是则有剧毒。鲜黄瓜菜如果晒干或者用开水泡烫,都可以破坏秋水仙碱,这时吃就不会中毒了。

黄花菜如何繁殖?

1)整地春季选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耕翻整地。每亩施有机肥2500~3000公斤,做畦宽1.2米,长因地势而定。(2)种子处理在播种前用25~30℃水浸种l~2天,可提高出苗率。(3)播种在做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深约3厘米的浅沟,将种子播入沟中,要稀疏均匀,播后覆土2~3厘米,再盖上一层薄草,保持畦面土壤湿润,防治板结。播后至出苗前应适时浇水和除草,

应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

猛子花黄花菜是什么品种?

猛子花黄花菜为中熟型(一般于6月中旬采收)品种。猛子花黄花菜品种的主根绳索形;叶色浓绿,较直立,叶长60~105.5厘米,宽2.2~2.6厘米;分蘖力中等,抽苔率67.9%;花苔中空,粗0.8厘米左右,一般高150~170厘米,有4~5个双杈;每苔结蕾70~80个;易采摘;蕾长13.27厘米左右,粗0.89厘米左右,前期雨水好蕾重3.6克左右,后期干旱蕾重为2.6克左右;每天开花时间

黄花菜栽培技术要点?

黄花菜又称金针菜为进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花蕾营养价值很高我国各地普遍栽培种植黄花菜的技术要点是:(1)选地施肥:黄花菜适应性强耐干旱各种土壤均可种植但因一经栽植就要生长十年以上所以仍要注意选择土层深厚肥水充足的地块土壤要深翻并施足有枳肥。(2)选择种株;黄花菜可以分株繁殖或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在生产上应用较多分株一般在采收至秋苗长出前

黄花菜有哪些虫害.如何防治?

1、主要病害根腐病开春是黄花菜根腐病的高发期,表现为返青晚,叶片细小,根茎发黑,肉质腐烂,初发时点片发生,有明显的发病中心。轻时不抽苔,重时整穴死亡。黄叶病多为生理性病害,表现为叶片黄化失绿,生长发育缓慢。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施肥不当,浇水过多,土壤板结,耕作不当,伤根严重,地下害虫为害,缺素等。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茎苔,发病初期在

黄花菜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有毒,经过肠胃道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具有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鲜品时,每次不要多吃。由于鲜黄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温60度时可减弱或消失,因此食用时,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炒食,这样秋水仙碱就能破坏掉,食用鲜黄花菜就安全了。食用干品时,

第一年的黄花菜可以套种矮生农作物(花生、黄豆、土豆以及北方的秋冬蔬菜等)以增加收入。

黄花菜种植时如何修剪根部?

将生长5~6年的大丛有机黄花菜头挖起,分割成2-4个单株为一丛备用,并剪去肉质根,只保留1~2层新根,新根长4--5cm,同时将“根豆”和根部的黑须剪掉。这样有利于栽后新根群的旺盛发育。

黄花菜叶斑病的发病症状?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花萼。叶片初生淡黄色小斑,扩大后呈椭圆形大斑,边缘深褐色,斑四周具黄色晕圈,中央由黄褐色变成灰白色,湿度大时,病斑与叶片相似,有时几个病斑汇合成10多厘米长凹病区,影响花薹生长及花蕾的形成,或致花薹折断而死。主要为害叶片和花萼。叶片初生淡黄色小斑,扩大后呈椭圆形大斑,边缘深褐色,斑四周具黄色晕圈,中央由黄褐色变

1、注意田间卫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烧毁病残物,以减少菌源。2、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增强抗病力。3、及早喷药,预防控病。按“无病早防、见病早治”的要求,连续交替喷药防治。用药上,除参照防治黄花菜炭疽病的以外,必要时还可选喷50%退菌特可湿粉500―700倍液,或20%三环唑500―700倍液,或50%甲羟骀水剂1000―1500倍液

症状:叶片最初产生少量黄色粉状斑点,后逐渐扩展到全叶,以致全株枯死。防治方法:发病时可喷施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500倍喷雾防治。叶斑病由镰孢霉属真菌引起,是萱草苗期的主要病害,3月底至4月初开始发病,4月中下句至5月中下旬是发病高峰。可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叶枯病由刺盘孢属病原真菌引起,是继叶斑病后发生的苗

答:一改轻施晾蔸肥为重施晾蔸肥,亩用过磷酸钙50斤,桐枯100斤(碾细尿泡)、腐熟的土杂肥2000斤,混合后施入,再淋人畜粪100-200担加尿素10公斤(或复合肥20斤)。并坚持“四边”(边晾蔸、边施干肥、边淋粪、边壅蔸)。施后做到“三无”(地中无间种、无积水、无人畜践踏),“四不现”(不现蔸子、不现肥料、不现杂草、不现脚印),保证地平、土松,为春

应在黄花菜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即秋苗经霜凋萎后或种植时进行施冬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优质农家肥3万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

黄花菜的梗能吃吗?

下面的菜梗子可以吃,但需耍处理,方法是:若菜梗比较鲜嫩,可以连皮一起用刀斜切成片;若比较粗老,则需要将皮撕去或用刀削去,然后斜切成片;在做菜时与花菜朵混在一起烹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