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黄花菜 黄花菜

开始在叶片及花莛(薹)上产生泡状斑点,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状夏孢子,在植株生长末期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严重时,整株叶子枯死。5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展最快,7月中旬后,病害逐渐停止。?xml:namespace>

黄花菜栽植密度?

大行距1.20米,小行距80厘米,株距50厘米开穴。黄花菜增产靠群体效应,过稀过密均不宜,要合理密植。套种于菜园地或茶园地的,由于土壤较肥沃,又种于其它作物行间,故宜采用双行或三行排列,行距80cm、穴距40-50cm,667m2挖1600-2000穴,每穴栽宿根单株3-5片即可。于山坡地开展连片或大丘种植的,因土壤较稀薄,群体密度大,应采用南北向分畦多行排列,畦

黄花菜对温度有什么要求?

黄花菜地上部不耐寒,地下部耐-10℃低温。忌土壤过湿或积水。旬均温5℃以上时幼苗开始出土,叶片生长适温为15℃~20℃;开花期要求较高温度,20℃~25℃较为适宜。

黄花菜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黄花菜是一种很好的食疗食材,黄花菜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有解酒作用,可以保护肝细胞,还可以促进肝细胞的活化和再生,增强肝功能。另外,在营养专家提出的八种健脑食物中,黄花菜位居榜首,这是因为黄花菜中含有的物质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动脉阻塞等症状有特殊疗效,故人们称之为“健脑菜”。而且黄花菜

白绢病菌是一种根部习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根上越冬,第二年温度适宜时,产生新的菌丝体,病菌在土壤中可随地表水流进行传播,菌丝依靠生长在土中蔓延,侵染苗木根部或根茎。病菌喜高温,因此病害多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生,6月上旬开始发病,7—8月气温上升至30℃左右时为发病盛期,9月末停止发病。高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气温30—38℃,经3天菌

黄花菜栽植办法?

萱草,多年生宿根草本,有地下球茎。全株光滑无毛。叶自根茎丛生,狭长成线形,叶脉平行。花茎由叶丛抽出,高1米上分枝,呈圆锥花序,数朵出于顶端,花大黄色,花冠呈漏半状,纷披六出,5一7月开放,单朵花只开一天。朔果具少数种子。原产我国,南北广为栽培,喜暖和潮湿,对环境要求不严格,耐半荫。萱草的品种极多,还有小花型和重瓣型,杂交品种花色有淡黄.橙红.淡雪青.玫红

黄花菜采回后如何晒干?

开水烫一下后再晾干,最好放到席子上和太阳底下。

黄花菜叶斑病该怎么防治?

叶斑病主要危害黄花菜叶片和花薹,在叶片上,初生淡黄色斑点,扩大后形成椭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外围有黄色晕圈,干燥时病斑破裂。在花薹上,其症状与叶片上相似,有时几个病斑相连长达10多厘米,受害部位往往凹陷,表面上长出粉红色的霉状物,严重时影响花薹生长和花蕾形成,甚至使花薹折断枯死,5-6月份发病较为严重。防治措施: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合

黄花菜的秋苗管理方法

1、割去枯死苗黄花菜的春苗一般于5-6月抽薹,6-7月花薹不断增长并陆续现蕾。至9月上旬随花蕾采收完毕。花薹和叶片相继衰老枯萎。在秋苗萌发前及时割去已经枯萎的花薹和老叶,能减少水分和养料的消耗,促进短缩茎上腋芽的分化,有利于早发秋苗和增加分蘖数。枯萎的花薹和老叶需割去,割得越早越好,一般在花蕾采摘完毕就可马上割除。2、挖伏土挖伏土就是在割去

山药怎样科学施肥?

山药吸肥特性山药对养分的吸收动态与植株鲜重的增长动态相一致。发芽期,植株生长量小,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亦少。甩蔓发棵期,随着植株生长速度的加快,生长量增加,对养分的吸收量也随着增加,特别是对氮的吸收量增加较多。进入块茎生长盛期,茎叶的生长达到了高峰,块茎迅速生长和膨大,对氮、磷、钾的吸收也达到了高峰。山药生长前期供给适量的速效氮肥

黄花菜主要害虫有哪些?

黄花菜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和蛴螬等地下害虫。

金针菜、柠檬萱草,忘忧草,百合目。

黄花菜的扦插繁殖是什么?

黄花菜采收完毕后,从花莛中、上部选苞片鲜绿,且苞片下生长点明显的,在生长点的上下各留15cm左右剪下,将其略呈弧形平插到土中,使上、下两端埋入土中,使苞片处有生长点的部分露出地面,稍覆细土保护;或将其按30°的倾角斜插,深度以土能盖严芽处为宜。当天剪的插条最好当天插完,以防插条失水,影响成活。插后当天及次日必须浇透水,使插条与土壤密接。

猛子花黄花菜为中熟型(一般于6月中旬采收)品种。猛子花黄花菜品种的主根绳索形;叶色浓绿,较直立,叶长60~105.5厘米,宽2.2~2.6厘米;分蘖力中等,抽苔率67.9%;花苔中空,粗0.8厘米左右,一般高150~170厘米,有4~5个双杈;每苔结蕾70~80个;易采摘;蕾长13.27厘米左右,粗0.89厘米左右,前期雨水好蕾重3.6克左右,后期干旱蕾重为2.6克左右;每天开花时间

黄花菜的采摘与加工?

黄花菜的采摘与加工一、黄花菜的采摘(一)采摘时间黄花菜采摘期,在大同县从6月下旬开始到8月上旬结束,历时40多天。在采摘期每天采摘应在上午5—10时为宜。(二)采摘方法采摘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花柄,从花蒂和苔梗连接处轻轻折断,边采摘边装在篓内。(三)采摘的标准采早了,花蕾未长足,分量轻,产量低,蒸制后条子细小褐色,质量差。采迟了花蕾裂嘴或开放,

国家和各省根本就没有提出过黄花菜"两改一增"施肥技术。

黄花菜怎样才能高产?

1.区别黄花菜的苗龄,分期施肥新植苗可先开好种植穴,穴宽30-35厘米,深20-25厘米,在穴内施足基肥;种植15年以上的老龄黄花菜苗,由于植株衰老,花莛细瘦,蕾少蕾小,需要更新,挖出老苗弱苗后,补施有机肥料;常规黄花菜苗要施好春苗肥、催苔肥和秋发肥。2.科学配方,平衡施肥为使黄花菜生长茁壮,预防病菌入侵,必须讲究科学配方,平衡施肥。施用腐熟的有

黄花菜过冬如何进行管理?

一、清沟排渍黄花菜比较娇嫩,既怕淹又怕旱。所以,越冬前应深开沟,做到沟沟相通、雨停水干。二、培土护兜冬季黄花菜地上部位植株枯萎后,要进行培土护兜,先将枯萎的植株齐地割去,在根丛上适当铺施杂肥、塘泥肥等,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防冻,再培细土10厘米。三、防治害虫除尽菜地四周的杂草和残叶,用护树将军全面喷雾1次,以杀死越冬虫卵和细菌同时

黄花菜的分株繁殖?

黄花菜是特种蔬菜作物,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多种药用功能,是一种保健蔬菜。黄花菜适应性强,耐寒,耐半荫,短缩茎在严寒地区能安全越冬,可利用土边隙地栽植,还可间种于果园和桑园,也可在梯土(田)外沿栽培。一般采用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一是将母株丛全部挖出,重新分栽;另一种是由母株丛一侧挖出一部分植株做种苗,留下的让其继续生长。

新鲜的木耳为什么不能食用?

新鲜的木耳最好不要食用。因为鲜木耳含有一种卟啉的光感物质,人食用后经太阳照射可引起皮肤瘙痒、水肿,严重的可致皮肤坏死。干木耳是经暴晒处理的成品,在暴晒过程中会分解大部分卟啉,而在食用前,干木耳又经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余卟啉会溶于水,这样对于人体就没有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