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出菇的方法有搔菌出菇法、直接出菇法、再生出菇法和两头出菇法等方法。
金针菇黑斑病是金针菇感染半知菌亚门的轮枝霉引起的一种金针菇病理性病害。金针菇黑斑病早期发病时,菌盖或者菌柄上出现褐色小斑点,随着菇体生长而扩散,菌盖上病变部位呈圆形或者半圆形,直径3-5mm,后期成黑色,呈明显的凹陷状,病变部位边缘整齐清晰。菌柄上的黑斑则呈长椭圆形,其他特征与菌盖上的一致。在菇房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菌盖和菌柄病变部位表面
一灭菌方法1.聚丙烯贷、聚丙烯瓶、玻璃瓶可以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2.聚乙烯袋、聚乙烯瓶只能常压灭菌;二。灭菌时间1.高压灭菌:2小时以上,常压灭菌2-10小时;
这是因为菌丝生长达到生理成熟时,菌袋表面出现淡黄色细小水珠,小水珠很快扩大成绿豆大小,随后连成片将鱼子样菌蕾淹没,使菇蕾窒息死亡。在气温偏低的情况下发生严重。防治方法:从第5天料面出现细小水珠时,逐渐加大通风量,强制吹干分泌的水珠。
传统栽培金针菇,虽然可收三茬菇,但生物转化率最高只能达到100%,生育期长达95天左右,1年只能循环三个栽培周期,且第3茬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极差,影响了经济效益。我中心研究的一次性收菇栽培法,生物转化率高达192.60%,栽培周期比传统栽培缩短40天左右,提高经济效益78%,并且菇的株数增多、株柄增高,商品质量大大提高。其技术要点是:1
一、黑斑病:黑斑病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防治方法: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子实体上,特别不可用冷水喷洒。菇房内的湿度不宜长时间超过90%,要看天气变化洒水,晴天洒水要轻、勤、
接种人员对双手要进行冲洗及消毒。点燃接种箱内的酒精灯并在其上方进行接种操作,动作要熟练快捷,每瓶菌种(500ml)可接种菌棒15个(两头接种)。
金针菇性寒,味甘、咸,具有补肝、益肠胃、抗癌的功效,主治肝病、胃肠道炎症、溃疡、肿瘤等病症。金针菇中锌含量较高,对预防男性前列腺疾病较有帮助。而且金针菇还是高钾低钠食品,可防治高血压,对老年人也有益。补肝,益肠胃,抗癌;主治肝病、胃肠道炎症、溃疡、癌瘤等病症,益智。
这是一种在子实体上发生的杂菌,菌丝白色,杂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它包住金针菇菌饼部分,时间一久,就会引起基部腐烂,以至菌柄内部变色、腐烂。绵腐病的菌丝生长速度极快,往往布满整个培养基表面,并沿着菌柄生长,有的会长满整个子实体表面,指使子实体整个腐烂变质。防治的方法:1、注意栽培环境清洁,用1%浓度的漂白粉液喷洒消毒;2、选择新鲜、不
金针菇菌丝体生理成熟后,将菌袋从发菌室移到棚内菇床上开袋催蕾出菇。移袋前,在菇床上铺薄膜,膜四周抬高2厘米,向膜内加入0.5厘米深的水。移袋后,在菌袋上面及四周覆盖黑色薄膜遮光,同时调节湿度,使膜内湿度稳定在90%,促使出菇整齐。第一潮菇采收后,向料内补充水分,并喷施营养液200克,促进第二潮菇出菇。第二潮菇采收后,培养料明显收缩,料与袋间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上生长,顶端膨大后形成菌盖
所含营养素含量(每100克)单位热量26大卡千焦耳108.784千焦蛋白质2.92克脂肪0.35克饱和脂肪0.032克多不饱和脂肪0.091克单不饱和脂肪0.005克碳水化合物4.41克糖1.25克纤维素1.5克钠10毫克钾
金针菇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1、按照棉籽壳84%、麦麸14%、石膏1%、磷酸二氢钾0.20%、硫酸镁0.25%、多菌灵0.55%的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料水比为1:1.30,拌匀后装入广口瓶(袋)。2、栽培料填装要松紧适度,避免后期周身出菇。3、瓶(袋)装好后,将口塞好,放入常温锅中消毒,在100℃的高温下蒸煮8~10小时,若加压力锅,应在1.50千克/平方厘米
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
1、自制培养料。取棉籽壳84%、麦麸14%、石膏1%、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5%、多菌灵0.55%,混合均匀后按照1∶1.3的料水比加水拌匀,即成培养料。?xml:namespace>2、填料消毒。将培养料装入广口瓶(袋)中,填料时一定要做到松紧适度才能有效避免后期瓶(袋)周身出菇的现象。装填好后,将瓶(袋)口封紧,放入常规锅中消毒,在100℃的高温下蒸煮8-10
金针菇性寒,脾胃虚寒、慢性腹泻的人应少吃,关节炎、红斑狼疮患者也要慎食,以免加重病情。
1、清除菇房四周废弃有机物,保持生产场地卫生干净。2、用40%三氯杀螨砜800倍液或杀虫眯500倍液拌料,杀死成虫和卵。3、用磷化铝按1立方米空间5克的用量熏蒸菇房。4、用白糖和食醋液诱杀害螨。金针菇褐腐病是细菌性病害,病原菌是一种欧文氏杆菌。属肠杆菌科、欧文氏杆菌属。金针菇子实体被感染后,菌盖、菌柄上都能形成褐色斑点,然后腐烂。这种病菌还能溶解
1.低温贮藏法(1)常温保鲜采收后的新鲜金针菇经整理后,立即放入筐、篮中。其上覆盖多层湿纱布或塑料薄膜,置于冷凉处(自然气温20℃以下),一般可保鲜1-2天。(2)简易包装后低温保藏新采收的金针菇经整理后,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袋(DpE)袋膜厚20毫米,分装,抽真空封口,将包装袋竖立放入专用筐或纸箱内,1-3℃低温冷藏。可保鲜13天左右。2.化学保鲜法采
米糠或麸皮20%;(3)玉米芯73%,麸皮25%,石膏1%。将上述培养料加水充分拌匀,然后调节PH值到6左右,含水量以手捏料有水滴渗处但不形成水流为宜。培养料配好后选用规格(长×宽)17cm×28cm,厚0.6mm的塑料袋,装料300克左右,两头扎口。锯木屑以阔叶树木屑为好,松杉木屑不适合栽培,木屑主要起保湿和通气作用,粗木屑多,培养基易干,木屑过细,通透性差。
在适宜的光、温、水、气等因子的综合影响下,促使其在培养基表面现蕾。催蕾时,菇房室温控制在12~15℃,温度过高,出菇不整齐且瘦弱;温度过低,出菇量少,影响产量。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湿度过低料易干,不利现蕾,过高容易污染杂菌。适当加大氧气的含量,可通过栽培室进排气孔调节。经这样管理,可长出数量多、整齐、健壮的菇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