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食用菌 > 金针菇 金针菇

金针菇黑斑病和锈斑病防治:一、金针菇黑斑病: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金针菇黑斑病防治方法:关键是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给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子实体上,杜绝用冷水喷洒。菇房内的湿度不宜长时间超过90%,要看天

菌蝇幼虫危害菌丝体和子实体,严重时可把菌丝体全部咬断,菌床上菌丝消失,料变黑,有臭味。如果为害子实体,则使幼蕾枯死,腐烂,造成绝收。防治方法:在料内拌用除虫菊酯以杀死蛹枯死,腐烂,造成绝收。防治方法:在料内拌用除虫菊酯以杀死蛹和卵;播种后2-3周内菇房的门窗要用纱布封好,以防止菇蝇飞进;袋口料面喷洒除虫菊酯杀死幼虫和卵;出菇前如果发生

白色品系金针菇菇体洁白,其味淡,适合于加工成出口商品。黄色品系金针菇菌盖软滑,菌柄脆嫩,香味浓郁。

一、金针菇黑头病的发生条件。该病害发病的内因是品种的不抗病性,外因是高温、高湿或喷洒不干净的水把细菌带到子实体上,如菌盖表面长时间有水滴或湿度过大极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通风不畅能加剧病害的发展,中温条件适合发病。二、金针菇黑头病的防治措施1、保持菇场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菇和废料;菇房、床架、用具等用前要用1:50倍的金星消毒液或2%的漂白

金针菇是一种食用兼药用菌,脆滑爽口,营养丰富。生产上如栽培管理不当,就容易发生一些生理性病害,这里给大家介绍金针菇五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一、针状菇:主要表现为子实体上部尖细,菌柄稍粗,呈针状。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太高,抑制了菌盖的生长。防治方法是: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开袋过迟,套袋后每天要进行

金针菇采收时期如何选择?

从菇蕾期到采收约2个星期左右,金针菇的主要食用部分是菇柄,菌柄长且嫩为质量好。采收标准为菌盖下部的菌膜破裂1/3,菌盖大小在1厘米之内,菌柄长度为13-15厘米。采收过早产量低,若采收过晚开伞过多,品质下降。采收时,一手抓住菌袋,一手把菇丛拔起。

金针菇褐腐病有哪些症状呢?

病菌只危害菌盖表皮,不深人菌肉,不会引起体腐烂,也不会产生畸形。此病主要发生在子实体生长中后期,子实体染病后,在菌盖、菌柄上出现针头大小的、不规则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后扩大至芝麻种子到绿豆种子那样大小。有时很多病斑连成片,形成不规则形的锈斑,包括菌柄均变为黑褐色,质软,不能直立,有黏液,最后整丛菇变褐腐烂。

金针菇长的不齐有哪些原因?

是由于金针菇料温过高,营养供应不足导致的。有以下2个原因:一、为提早上市,过早撑袋进入催蕾出菇期。金针菇发菌时间长,菌龄长,很多菇农为使金针菇提早上市,在菌袋发菌至一半时就将其撑开,这样上部金针菇子实体开始形成并生长,而菌袋下部仍在继续发菌,发菌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得菌袋内温度升高,菌丝生长过于旺盛,子实体生长则养分不足。建议

金针菇金栽培中传统的刺激出菇方法是搔菌。此法易使菇的生长高低不齐,枝数少,柄粗,产量和质量均不理想。采用再生枝栽培法,不仅菇密,柄细,高矮一致,而且外观好,比传统方法品质提高1-2个等级,产量提高10%以上。再生枝栽培法,就是当菌丝发透菌袋5天后,将栽培袋从全暗培养室取出,移入有散射光的栽培室内。室温控制在15℃。7天后,袋内培养基表面分泌

防治方法第一,在生产场地禁止丢弃嫩玉米芯,以免玉米芯上生长链孢霉污染环境。第二,原料要求新鲜、干燥。培养料灭菌要彻底,在100℃左右下需保持10小时以上进行杀菌。第三,培养发菌期间,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温度和湿度,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的环境,恶化链孢霉孢子萌发的条件。第四,培养发菌3~4天后,及时检查,清理出感染链孢霉的菌种,防止产生孢子后传染

金针菇有哪些药用价值?

1.金针菇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和健脑的作用,被誉为“益智菇”。2.金针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含量尤多,能增强记忆,开发智力,特别对儿童智力开发有特殊功能,国外称之为“增智菇”。长期食用金针菇,还能使儿童体重、身高明显增加。3.金针菇中含有的朴菇素,具有显著的抗癌功能,经常食用可预防高血压和治疗肝脏、胃肠道溃疡病。4.金

金针菇的选购技巧有哪些?

首先,无论是在吃火锅,还是在烧烤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颜色比较纯的金针菇,这种金针菇看上去自然柔和,而且颜色并不是那么明亮的。如果出现了蔫不拉叽或者捏的那种金针菇,这时就不要再买了,说明金针菇已经不再新鲜。其次,在选购金针菇的时候,还必须要了解金针菇的工贸,如果存放太久的话,那上面的小帽子就会出现裂开的问题,真正新鲜的产品是不会出

什么是熟料栽培金针菇?

熟料栽培金针菇,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1)栽培季节利用自然温度栽培金针菇,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范围7~30℃,最佳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范围3~18℃,以12~13℃生长最好。温度低于3℃菌盖会变成麦芽糖色,并出

金针菇保鲜技术?

1.低温贮藏法(1)常温保鲜采收后的新鲜金针菇经整理后,立即放入筐、篮中。其上覆盖多层湿纱布或塑料薄膜,置于冷凉处(自然气温20℃以下),一般可保鲜1-2天。(2)简易包装后低温保藏新采收的金针菇经整理后,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袋(DpE)袋膜厚20毫米,分装,抽真空封口,将包装袋竖立放入专用筐或纸箱内,1-3℃低温冷藏。可保鲜13天左右。2.化学保鲜法采

防治金针菇黑头病的五个措施

黑头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是一种假单孢杆菌,属于裂殖菌门、裂殖菌纲。病菌呈杆状,形成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反应。一、发生条件该病害发病的内因是品种的不抗病性,外因是高温、高湿或喷洒不干净的水把细菌带到子实体上,如菌盖表面长时间有水滴或湿度过大极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通风不畅能加剧病害的发展,中温条件适合发病。二、防治措施1.保持菇场

1.低温贮藏法(1)常温保鲜采收后的新鲜金针菇经整理后,立即放入筐、篮中。其上覆盖多层湿纱布或塑料薄膜,置于冷凉处(自然气温20℃以下),一般可保鲜1-2天。(2)简易包装后低温保藏新采收的金针菇经整理后,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袋(DpE)袋膜厚20毫米,分装,抽真空封口,将包装袋竖立放入专用筐或纸箱内,1-3℃低温冷藏。可保鲜13天左右。2.化学保鲜法采

金针菇栽培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1)甲醛高锰酸钾薰蒸一般每立方米的室内空间需用40%甲醛8毫升,高锰酸钾5克气化熏蒸,也可以每10平方米使用福尔马林原液210毫升,生石灰210克,浓硫酸21毫升。要注意先加石灰、福尔马林,最后加入浓硫酸,加入后立刻气化。熏蒸时,要注意把门窗缝漏处糊起来。(2)二氧化硫熏蒸清毒方法是在栽培室内燃烧硫磺,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熏蒸消毒,在室内放一个陶

金针菇适合生长有哪些条件?

1、温度金针菇的各生长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同,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34℃,最适温度23℃左右;子实体分化要求的温度为10~15℃,最适宜温度为12~13℃,原基可在10~20℃的范围生长,超过23℃,形成的原基会萎缩消失。子实体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为5~20℃,最适温度为8~12℃,子实体发生后在4℃下的冷风短期抑制处理,可使金针菇发生整齐,菇形圆整。2、湿

金针菇基腐病的症状和发病条件有哪些?如何进行有效防治?发病特点:病菌多生活在土壤中及有机物上,寄生性弱,以腐生生活为主,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进行初次侵染,在中温高湿或低温高湿的环境,尤其是在培养料表面长时间积水的条件下,病菌进行侵染,多从菌柄侵入,其病情蔓延速度较快。病原菌多次人工接种在平菇子实体上不发生侵染。该病在室内栽培中发生较

金针菇虫害防治?

危害金针菇的害虫主要有菇绳、尖眼蕈蚊、螨类。温度升高时,这几种害虫发生特别厉害。在菌丝蔓延期间,只要见成虫飞出就要用杀虫剂防治。敌敌畏是理想的药物,马拉硫磷、二嗪农、除虫脲或溴氰菊酯都可以用。有菇蕾发生时,即应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