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的营营养土消毒:一是用福尔马林消毒。用100倍的福尔马林喷洒苗床,拌匀后堆成堆,用塑料薄膜覆盖闷2-3天,然后揭开薄膜,经7-14天,土壤中的药气散尽后使用。福尔马林消毒可防治猝倒病和菌核病。二是用代森铵消毒。用50%代森铵水剂,加水稀释200-400倍,浇灌在床土上,每平方米床土浇药液2-4千克,可防立枯病。
1、温度要求: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25——26℃,低于15℃发芽缓慢,低于10℃不能发芽,幼苗期要求较高的温度,随着植株的生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开花结果,初期白天适温为20——25℃,夜间适温为15——20℃,低于10℃难以授粉,且易引起落花落果。结果期间地温过高,特别是强光直射地面,会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容易诱发病毒病,适当密植,定植后促进
一、品质分辨方法外观鲜艳、肉饱满、切口不变色的是佳品,萼片周围枯萎,蒂萼部发生霉变、灰色软化的是劣品,不能贮藏及运输。辣椒本是绿色外皮,但若变为红紫色,且鲜度良好也是正品。二、贮运要求选择干净、新鲜、完好无损,成熟,无斑点,无异常气味,无病虫害,无腐烂、霉变,无冷伤的辣椒连梗采摘。收获后如在15℃-18℃环境长期贮藏,由于温度过高叶绿素
辣椒进入生长期,辣椒的侧枝数量迅速增多,导致后期田间郁闭情况严重,为了保证辣椒正常生长,就需要打杈整枝,以保证辣椒果实的生长。打杈:一般门椒以下的侧枝全部打掉,一方面可减少植株营养消耗,另一方面可预防病害发生。摘叶:叶片去老不去新。把植株下部老叶、病叶、黄叶和残叶摘除,保留植株中上部有效叶。整枝:枝条去内不去外,因为辣椒的内膛枝见
防治方法:1、合理选择苗床苗床应选择地势高、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无病地块。为防止苗床带入病菌,应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苗床处理播前苗床要充分翻晒,旧苗床应进行苗床土壤处理。常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苗床8-10克,加细土5000克,混合均匀,或取1/3药土作垫层,播种后将其余2/3药土作为覆盖层;或每平方米苗床可选用40%五
一、整地施肥作畦,为辣椒生长创造一个适宜根系旺盛生长的环境条件。深耕整地要结合施基肥,耕地深度应在30厘米以上,使土壤与基肥充分相溶。如果连作,一定要严格进行土壤消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20克加干细土0.5~1公斤撒施于表土中。施足基肥基肥可满足植株稳步生长的需要,基肥的施用量要占整个辣椒生长期施用量的70%~75%。每亩可施发酵后的优
种植辣椒的农户受辣椒病毒病的损失较大?请专家给予解决。辣椒病毒病又名辣椒花叶病。其症状是辣椒花叶、皱缩叶、龙头、落花、落果等,一般造成减产10%~50%以上。其病源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依靠蚜虫等田间传播病害。防治措施可如下:1、定植健壮、适龄秧苗,合理密植,以防高温为害。不与茄科作物重茬和为邻茬,创造适宜的水分、营养条件。以
主要有烟青虫、棉铃虫、蚜虫、白蜘蛛、茶黄螨等害虫。烟青虫、棉铃虫。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茎秆和果实。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或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小病斑,逐渐扩大到4~6毫米,一般在病斑边缘具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有同心轮纹。茎秆在发病时,一般在分叉处产生褐色或深褐色的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有灰黑色霉状物。果实在发病时,病斑多在花萼附近,明显凹陷。发病后期,果实开裂,病部变硬;在潮湿条件下,
发病适温27~30℃,高温高湿条件时病害发生严重,多发生于7~8月份,尤其在暴风雨过后,容易形成发病高峰。
1.剪枝时间剪枝以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为宜,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此时第一荐果实已采摘完,植株在昼夜温差不大的情况下处于歇枝阶段,所以剪枝后的增产效果最好。2.剪枝部位合理的剪枝部位应在4个大枝上,一株辣椒一般有4个大枝,当进入高温季节后,4个大枝扩生出8个侧枝,这时枝繁叶茂影响通风透光,不仅导致果小,而且易掉果、烂果,还会诱发各种
辣椒为吸肥量较多的蔬菜类型,每生产1000公斤约需氮5.19公斤、五氧化二磷1.07公斤、氧化钾6.46公斤。在各个不同生育期,所吸收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数量也有所不同,从出苗到现蕾、初花期、盛花期和成熟期吸肥量分别占总需肥量的5%、11%、34%和50%,从初花至盛花结果是辣椒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时期,也是吸收养分和氮素最多的时期,盛花至成熟期,植株
露地栽培品种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地理特点合理安排品种。一般作早熟栽培的品种宜选较耐寒,对低温适应性较强,坐果节位低,早熟丰产的辣椒品种,如茂椒4号、洛椒98A,甜椒有中椒7号、中椒5号、沈椒4号等。春夏露地栽培宜选择植株生长势较强,抗病、丰产、耐热的辣椒品种,如湘研16号、超级十六,甜椒有中椒4号等。秋延后栽培要选用苗期抗热
(一)选地、整地辣椒栽培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排灌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切忌与茄科作物连作,最好采用水旱轮作。种植辣椒的地最好冬季深耕,耕后任其日晒,以改良土壤的结构,消灭部分病虫源,减轻病虫害的危害。定植前结合施基肥,然后整地作畦。土壤比较干爽时方可整地作畦,切忌湿土整地,以免土壤板结成块。酸性土壤,整地时可结合施用石
属于辣椒的生理性病害,是由于高温、干旱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营养元素吸收和运输紊乱造成的。防治措施:一是加强管理,及时浇水追肥,创造合理的温、光、水、肥等适宜植株生长的条件。二是发病初期,喷施1000倍的细胞分裂素和600倍的钙肥,每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有效缓解是的属于辣椒的生理性病害,是由于高温、干旱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营养元素
辣椒根腐病病株茎基部及根部皮层变褐、湿腐,植株地上部分叶片萎蔫、枯黄,起初早晚还可恢复,随后缢缩、腐烂,皮层易剥离露出暗色木质部,最后病株多枯死。
白粉虱最适宜的繁殖温度是18~21℃。
一、品种选优。适于秋延后栽培的品种必须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抗病力强,结果期比较集中,生长速度快,果型大、饱满、外形美好,以中熟偏早的良种为优。二、播期选优。主要是根据最佳上市期确定。长江中下游地区11月份后,因气温迅速下降、霜冻来临,不适于露地栽培辣椒的正常生长发育,已坐好的果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因霜冻而全部毁灭。因此此时辣椒进入明
辣椒的病虫害主要有疫病、螨类、蓟马及斜纹夜蛾等。1.猝倒病多出现在苗期,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然后腐烂,幼苗倒伏。可通过控水和药剂进行防治,发病初期采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600倍液喷雾防治。2.疫病可危害茎、叶、果实。茎秆染病,发病初期,病部出现褐色病斑,后期枝条或整支枯死;叶片染病,初期为水浸状斑后期转黑
定植要选择晴天上午,宽窄行高垄栽培,宽行66厘米,窄行33厘米,株距30-33厘米,每亩4000株左右。定植时浇水不要太多,以淹过高垄1/2为宜。过一周左右,浇一次缓苗水,连续中耕2次,即可蹲苗。开花坐果前土壤不干不浇水,待第一层果实开始收获时,要供给大量的肥水,辣椒喜肥、耐肥,所以追肥很重要。多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有利于丰产并能提高果实品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