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苗在入池前一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一方面使堆积在池底的剩余清塘药物充分溶解,以防止毒害鱼苗;另一方面进一步清除敌害,如果发现敌害可用0.5克/立方米浓度的敌百虫全池泼洒进行杀灭,此浓度对轮虫没有杀灭作用。2、在鱼苗入池前一定要检查清塘的药物毒力是否消失,以及水的肥度是否合适。首先取半桶水,因为有时表层水毒力已消失,但底层的毒力仍
鱼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渔业生产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春季放养苗种时,一定要选择体表光滑、逆水性强、健壮无伤、规格一致的苗种。选择优质的苗种是高产高效的关键环节。挑选优质的苗种可借鉴以下3种方法:1、体色观察法。优质苗:群体色素相同,无白色死苗,身体清洁、规格一致、健壮无伤;劣质苗:群体色素不一,为“花色苗”,有白色死苗,鱼体拖带污泥,
否!江豚生活于靠近海岸线的浅水区。主要是在沿海水域,包括浅海湾,红树林沼泽,河口和一些大的河流中。食物包括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随着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改变。觅食的时候首先快速游动,多为深潜,露出水面频繁,呼吸声也较大。该属江豚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日本海和中国沿海等热带至暖温带水域。
(1)冷水鱼是短日照型鱼类。在自然光照时间逐日变短,水温逐日降低的秋、冬季性腺发育成熟。制约其性成熟的主要因素是光照时间和强度,其次是温度。(2)繁殖季节是10月至翌年的2月,多数种类的繁殖高峰期是12月至1月。冰封期长的地区,有些种类的繁殖推迟到4月溪流开始解冻、饲料生物开始繁衍的早春。冷水鱼在野生环境下繁殖,水温多在8℃以下。(3)性腺发
㈠白眼病。⑴病因:眼部受伤或因水质不好,刺激眼部而使病龟用前肢擦眼部,感染细菌所致。⑵症状:病龟眼部发炎充血,眼睛肿大,眼球外表被白色分泌物盖住。病龟行动迟缓,不再摄食,严重时眼睛失明,最后因龟废食消瘦而死。此病多发于秋季、冬季和冬眠初醒后,绿毛龟发病率较高。⑶防治:加强管理,越冬前和越冬后,开始摄食时,经常喂给动物内脏,加强营养
娃娃鱼,因其叫声似婴儿的哭声而得名。学名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大鲵科动物
中华绒螯蟹产卵、孵化的季节,也是方蟹科其他一些种类在河口产卵、孵化的季节。因此,天然蟹苗中往往容易混杂一些其他种类,其中尤以天津厚蟹(俗称蟛蜞)最为普遍,其数量也最多。有些年份,天津厚蟹蟹苗数量甚至超过中华绒螯蟹蟹苗。它们的主要区别是:(1)旺发季节不同天津厚蟹蟹苗出现的时间比中华绒螯蟹早7~15天。(2)个体大小不同中华绒螯蟹蟹苗个体大,体
白鲢、白鲫“溶血性腹水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病原体较复杂。经上海有关部门鉴定为孤菌引发此病。据了解,发病大多都在水质比较肥,产量比较高的塘口,因此该病与放养密度及水质有密切的关系。病鱼腹部、鳍基部、眼下眶充血,严重的病鱼背部肌肉出现典型的出血点,解剖腹腔,肠道微红、壁薄、少韧性易拉断,肠内充满液体,有时腹腔拌有积水等症状。病鱼食
食性:根据对2.3-28.1厘米327尾斑点叉尾鮰的观察和食性分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投喂的配合饲料都能摄食,尤其喜食鱿鱼粉、豆饼、玉米、米糠、麦麸等商品饲料配制而成的颗粒饲料,还摄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常见的有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及大型藻类等。
病蟹消化不良,肠、胃发炎,胀气,打开腹盖,轻压肛门,可见黄色粘液流出。该病是由于投饵不均匀或变质或难于消化的饲料而引起的。防治方法:①定时投饲。②在饲料中加入大蒜,每千克饲料加大蒜100克,连喂3次。③每千克饲料中呋喃唑酮1克,制成药饵,连喂3天。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做好水产养殖工作,使渔业生产有一个良好开端,是每年水产养殖首先考虑的大事。就一般养殖技术来讲,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关键环节:抓好池塘消毒工作开春后应及时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生产中常采用生石灰消毒,主要优越性表现在:1.能消灭多种病原菌及有害生物。生石灰经水溶化后,变成强碱性溶液,能杀死残留在池塘中的杂鱼、昆虫、蚂蟥、
亲鱼的性腺发育情况是确定最适催产期的主要根据。当雌亲鱼的卵巢发育到有效催产期后,有一段“等待”的时期。这段时期,一般是从5月初到6月上旬(因地域而异,鲢、鳙鱼大约30d,草、青鱼可能还要短些。不到这一时期,催产药物对雌亲鱼卵巢的作用效力不大,催产效果不佳;错过这一时期,亲鱼的性腺就会退化,催产效果也不会好。水温与气候条件也是决定催产时间
根据历年平均水位来确定,以5-9月份的平均水位的淹没面积定为养鱼面积。因为5-9月份是水库鱼类生长的主要季节,这一阶段水库水而与鱼产录的关系最密切,所以以此确定养鱼面积是合理的,同时,只要有水位记录的水库,很容易查出上述数据。确定水库养鱼面积有两种办法。⑴原水利电力部提出的,以兴利水位以下、死水位以上2/3处的相应淹没面积,确定为养鱼面积
酒糟酒糟是酿酒工业的副产品,营养价值因原料不同而异,以啤酒糟为优。酒糟香味浓郁,能诱鱼摄食并增强食欲。酒糟还可以用于培水,使水质肥而稳定,但其用量不宜过多(应控制在鱼饲料总量的15%以下),否则会造成池水缺氧,引起鱼浮头或泛池死亡。酱油糟含有少量盐分,必须与其他饲料混合投喂,喂量可占饲料总量的10%左右。淀粉渣主要原料有绿豆、蚕豆和玉米
罗非鱼具有食性杂、耐低氧、不耐低高温,繁殖强等特点,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1、鱼塘清整。鱼种放养前7-10天,撤干塘水,认真清整,并用生石灰泼洒消毒。生石灰用量每亩150市斤。进、出水口用铁纱或网布拦堵。2、鱼种投放。3月份后当水温上升至18°升以上时,开始放养。以放养罗非鱼为主的池塘,每亩投放2-3寸鱼种2000-3000尾;与鲢鳙、草鱼混养的
鱼蟹混养池要求的条件和精养鱼池相似,其饲养方法除了与养鱼相同之处外,还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河蟹放养模式河蟹亩产量要求10kg~15kg,则放养5g/只~15g/只蟹种5kg;亩产要求25kg,放养蟹种l0kg;亩产要求40kg,放养蟹种15kg(规格同前)。(2)放养水花生在成鱼池一角放养一定数量的水花生,约占池塘面积的5%~10%。放养水花生有以下好处:①水花生可
池塘水、河水、井水都可以作为运苗用水。其中河水溶氧充足,水质较好最适运输鱼苗;井水水质也很好,但要注意温差,温差太大容易使鱼感冒,如果能让井水放置一段时间,增加温度和氧气,使用效果会更好;利用池塘水运输鱼苗时,要求水质无污染。建议在运输鱼苗时,利用本池塘水源,加点井水或河水,一是苗种能适应其环境,二是可以适当降温,增加运输成活率,
~1.免疫预防从近十年的养殖数据所得,草鱼死亡率低于5%的鱼塘,免疫覆盖率高于85%,免疫覆盖率小于1%的草鱼,死亡率都在40%以上,因此免疫是影响草鱼死亡率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草鱼出血病对草鱼养殖造成巨大危害,国内众多研究机构从病原、宿主和环境的各方面对草鱼抗呼肠孤病毒展开积极研究,试图寻求控制该病的有效方法。但很多研究成果还是停留在实验
草鱼在温度适宜、气压过低、鱼类饥饱不均时易患肠炎病。主要症状是腹部膨大,两侧有"红斑",肛门红肿外突,呈紫红色。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病鱼失去食欲,行动迟缓,离群独游,不久即死亡,此病主要危害草鱼,尤其对一龄草鱼危害大。防治方法:①、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按照"四看"、"四定"投饵。②、在鱼病到来之前,每亩水深1米施生石灰15─25公斤有预防、
预防:①寄生虫病重在预防,尤其要彻底清塘,杀灭、分解锚头鳋幼虫和虫卵,严禁病鱼入池,定期(每10~15天1次)用黑金神(或新活菌王)和六抗培藻膏养护健康藻和健康水、用六控底健康和底舒安养护健康底,注重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如需拌喂鲜活料,须用优质微生物制剂活性蒜宝(按1%)拌冰鲜鱼料投喂,不仅能改善鱼体内微生态环境,促进营养转化吸收,分解清除体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