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其他水产

如何防止冬季水质过肥?

冬季池水过肥会引起鱼类患气泡病,或下雪后造成闷塘。因此保持冬季水质不能过肥。具体方法是:(1)冬季越冬之前换注一些较清新的瘦水。(2)使用漂白粉、硫酸铜等进行全池消毒。冬季池水过肥会引起鱼类患气泡病,或下雪后造成闷塘。因此保持冬季水质不能过肥。防止方法是:1、越冬之前换注一半新水。然后每半月换注三分之二的新水。2、使用药物进行全池消毒。

金鱼是怎样睡觉的?

答金鱼没有眼皮,所以睁眼睡,尾巴下垂,立在缸底“站”着睡。

春季围网养鱼的关键技术?

水:水流缓慢,最大流速在0.3米/秒以下。水深1.5至3米之间,水位差在1米以内,远离航道和污染源。围:双层、双排,底网用石头加地锚固定;两层网片之间设置防逃观察笼梢,精养高产区内层用双面笼,网高为最大水深的2倍,鱼种网用2#至4#聚乙烯网(目大1.11至1.33厘米),成鱼网用7#至8#网片(目大1.90至2.22厘米)。种:选

稚鳖开食两方法是什么?

刚出壳的稚鳖,一般体质较虚弱,主动摄食能力差,这时应及时开食,补充体内营养,增强体质,使其能适应新环境,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一、红虫开食法稚鳖出壳进入培育池后,可在鱼苗、鱼种池内捞取红虫给稚鳖开食。红虫蛋白质含量高,在水中游动缓慢,易成团,稚鳖容易捕食。二、全价饲料开食法取1只直径30厘米左右的塑料盆,放入10~15厘米深的水,取少量甲

庭院养龟管理措施有哪些?

一、庭院生态养龟的效果1、在庭院养殖池实行生态养龟,水体表面有了一层植被保护,水质能得到净化,污染减缓,在高温季节一般庭院养龟3-5天就需换新水,采用生态养殖可延长到15天左右换新水,如管理得当,还可延长时间。2、生态养殖,有利于鲜活食料的生存和繁衍,而且水体表面的植物又是龟鱼的食料,水中自然食料来源较丰富,饲养成本可减少三分之一到二分之

一、控制和消灭病原体1.使用无病原污染的水源和用水系统水源及用水系统是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病原传入和扩散的第一途径。在建造养殖场前,应对水源进行周密考查。优良的水源条件应是充足、清洁、不带病原生物以及无人为污染有毒物质,水的物理、化学指标应适合于养殖动物的生活需求。以防止病原随水源带入。2.做好池塘清淤和消毒,清淤后每亩用100千克~120千克生

鲤春病毒血病如何诊治?

鲤春病毒血症预防:一、10%聚维酮碘溶液,一次量,每1m³水体,0.45~0.75ml,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天1次。二、漂白粉,一次量,每1m³水体,1~1.5g,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天1次。鲤春病毒血症治疗:一、大黄4g、黄芩4g、黄柏4g、板蓝根4g和食盐3.5g,粉碎后和适量饲料拌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饲料,1天2次,连用7~10天。二、10%聚维酮碘溶液

青虾的繁殖习性如何?

产卵期自4月至9月初,盛期为6、7两月。适宜的水温是18-28℃。越冬后的母虾,在4-7月间可连续产卵二次。当第一次所产的卵孵化时,卵巢又已成熟,接着进行蜕皮、交配和第二次产卵。两次产卵所隔的时间约20-25天左右。当年的新虾群中,有部分虾(体长一般在24-35毫米间)在8月份性成熟并抱卵,而它们所生的后代在当年是不能产卵的。雌虾的卵巢发育成熟后,卵

头鲂鱼种喂养的注意事项?

团头鲂是草食性鱼类,投饲应坚持以“草”为主。团头鲂鱼种各阶段喜食的饲料也不相同,如3~5厘米鱼种喜食芜萍;5~7厘米鱼种喜食小浮萍、紫背浮萍;10厘米以上时则喜食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属的各种水草以及幼嫩的禾本科植物等,应加以区别,因时而异。喂养过程中搭配投喂豆饼、菜饼、花生饼、酒糟等效果则更好,螺、蚌、蚬等敲碎后也可搭配投喂。鱼种饲养

怎样防治鳖的病害?

由于池塘环境、水质、饲料及放养甲鱼种本身的状况,在养殖甲鱼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甲鱼病。随着我国“养甲鱼热”的兴起,甲鱼的病害有增加及蔓延的趋势。目前发现的甲鱼病主要有下列几种。1、出血病;由气单胞杆菌引起。症状为全身炎症显著,腹部充血发红,口、鼻、肠管出血。病甲鱼呆滞,摄食减少。防治方法:使用抗菌类药物,磺胺0.2克/公斤体重,混入饲料中

哪种水色养鱼效果好?

肥水浮游生物数量多,鱼类容易消化的种类如硅藻、隐藻或金藻等较多,浮游动物以轮虫较多,故水色呈黄褐色或油绿色。透明度小,一般为30厘米左右。肥水按其水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茶褐色(黄褐色),此种水色是硅藻种类占优势;另一种为油绿色,此种水色多为绿藻和隐藻,有时也有较多硅藻。此种水色由于浮游生物多,而且多为鱼所利用,养鱼效果好。

圆尾鲎(yuánwěihòu)(学名:carcinoscorpiusrotundicauda),也常称作马蹄蟹及鲎,其形态已维持不变五亿年,是在香港发现的三种鲎中,仅存的两种之一(另一种为中国鲎),并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海洋十宝”的其中一员。圆尾鲎是鲎的现存种类中个体最小的一种。圆尾鲎含有剧毒,切勿食用。中国鲎(学名:tachpleustridentatus),体似瓢形,深褐色,由头胸部、腹

1、过滤池的水量应保持在水泥池水量的20%~30%,如池子大需较大的过滤槽时可装设多个过滤槽,效率较高.各个过滤槽在装设时宜采用平行相通式。从第一个过滤槽的上部进水,再从最后一个过滤槽的底部排水。过滤池没置的两个原则:一是向上逆流式,水由下往上走,将污物沉人池底;二是多槽连接,水山一个槽一个槽流过,效果较佳.2、过滤池的作用可使循环水允分

早期蝌蚪如何饲养管理?

1、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并开始觅食,所食饵料以卵外胶质膜和未受精的蛙卵为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水pH值高于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

青虾体表长青苔应及时处理?

目前首先要去除青虾体表的青苔和降低池塘水体中藻类的含量,每亩池塘可先使用50~100克硫酸铜加水全池泼洒进行杀藻,杀藻后1~2天,再根据池塘水体的透明度适度进行肥水操作,肥水时一般可选用尿素或碳酸氢铵等。

蛤蚧的繁殖特性?

蛤蚧的繁殖季节为3~8月份。蛤蚧雌雄外形明显:雌体粗胖,稍黄,花纹稍粗,尾稍尖。母体条重100g左右。雌雄比例(20~30):1为宜,如果雄性过多会互相争雌争食,咬断尾巴降低药用价值。将待产的雌体养在笼内,用纸格分开,纸格内贴上一层薄纸,让其产卵于纸上,便于扯下薄纸取卵,集中进行人工孵化。笼外用布遮光,使蛤蚧安静产卵。在产卵前半个月要多喂些昆

为什么要养水?

“养鱼先养水”,这句古话高度概况了水质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水质好了,金鱼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在其中健康生活。水源:家庭养鱼主要是自来水,自来水含有大量的游离氯,氯易伤害金鱼的鳃,影响呼吸,必须在太阳下晒2-3天或用硫代硫酸钠处理后方可使用,家庭养鱼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使用除氯后的自来水。换水:最好每天换水1次,根据水质情况,不确定换

池塘单养河蟹,面积小而密度大,活动空间小,尽管采取了种植大量水生植物等措施,但自相残食的概率还是较高。如将仔蟹套养在成蟹池中,则绝大部分被2龄蟹残食,成活率很低。在生产中就是同一年龄的蟹种,为了提高成活率,其规格大小也务必一致,这样才能做到同步蜕壳,同步生长。因此,成蟹池不能套养当年仔蟹。而湖泊等大水体,河蟹密度小,隐蔽物多,不同年

1、病因病原主要是聚缩虫、钟形虫、累枝虫等纤毛虫类。河蟹发病初期,体表长有黄绿色及棕色毛状物,活动迟缓,对外来刺激反应迟钝,手摸体表有滑腻感粘液,用显微镜可观察出原生动物及绿状藻。发病中、晚期,蟹体周身被厚厚的附着物附着,引起鳃丝受损,呼吸困难,继发感染细菌病,导致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生长发育停滞,体质虚弱难脱壳,引起河蟹大量死亡

鲫鱼池塘如何饲养?

1池塘条件池塘环境。池塘面积一般以5-10亩为宜,水深1.5-2,5米,水质良好,水源充沛,进排水方便,无污染;池塘底质平坦、较硬,一般以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为宜,池埂坚实不漏水。清塘肥水。清除池底杂物和淤泥,方法有干塘法和带水法2种。干塘法:每亩用60-75公斤生石灰,池中保留8-10厘米积水,并将池底淤泥和石灰浆调匀;带水法:每亩水深50厘米左右,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