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鲜活、高质量的适口天然饵料,是初下塘蟹苗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水潘乃小型浮游甲壳类,在池塘内分布均匀,不污染水质,营养价值高,属全价活饵料,其游动速度慢,蟹苗容易捕食,是蟹苗的最佳适口饵料。在蟹苗下塘前7~10天(水温22~25℃),对一级池施用牛粪或猪粪,每亩150~300千克;或在蟹苗下塘前10~15天,用绿肥沤在一级池的四角,浸没水中,以
1、烂鳃病:本病主要发生于草鱼和青鱼,主要发生在秋季。表现为病鱼鳃丝腐烂发白,严重时鳃丝末端软骨外露,并常带污泥。鳃盖内表面常被腐蚀成透明的小窗。防治:①注射细菌性疫苗或土法疫苗。②按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或五倍子1—4克钱塘泼施。③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加食盐2.5公斤兑水全塘泼施,7天一次,连用3次。④按每立方米水用0.3克禽用红霉素全塘泼施
根据GB/T6964—2010规定,采用扁平楔形网目内径测量仪进行测量。网目长度测量时,网目应沿有结网的纵向或无结网的长轴方向充分拉直,每次逐目测量相邻5目的网目内径,取其最小值为该网片的网目内径。三重刺网在测量时,要测量最里层网的最小网目尺寸;双重刺网要测量两层网中网眼更小的网的最小网目尺寸。详细内容请参阅《农业部关于实施海洋捕捞准用渔具和过
(1)保持底质清洁,注意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去除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2)每亩用200~300克“活力菌素”全池泼洒,10~15天一次;(3)至秋季(九月份)时:先用180~250克/亩·米的“二氧化氯”全池泼洒,第二天再用“硫酸锌粉”500克/亩·米全池泼洒。(4)用纤虫净20~25ml/亩·米全池泼洒。
赤皮病:鱼体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两侧和腹部告别明显,鳍条基部充血,鲮的末端腐烂,常烂去一段。草鱼和青鱼多发此病。竖鳞病: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多数在鱼体后部)向外张开象松球,故有松球病之称。鲤鱼、金鱼、鲫鱼多发。打印病:病鱼腹部两侧,少数在鱼体前部出现圆状、卵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好象在鱼体表皮加盖红色印章,故称打印病)赤
渔药使用注意事项:无公害水产品在增养殖过程中对病、虫敌害等的防治,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倡生态综合防治和使用生物制剂、中草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合理混养和密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渔药,渔药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禁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
危害环境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环境法规、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人身健康或生命财产的严重危害,应受到刑罚的行为。
为防治药害事故发生,应规避随意将不同类别的药物混配使用及超剂量使用药物全池泼洒或口服。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大多数渔药生产企业出品的药物均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复配而得,如果只关注商品药物的主要成分,随意将不同性质的药物混合后全池泼洒,可能会通过化学和物理反应,增加药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毒性而发生药害事故,即使是相同性质
是指特殊捕捞,其有意义是在禁渔期间,必须对水域内部分特定渔业资源实行适时、有序的控制性捕捞,以带出或削减水体中这些特定渔业资源所转化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为大量放流食藻性鱼类留出充足水体空间,达到“以鱼控藻、以鱼减污、以鱼养水”的目的。
每667平方米用扑草净150~200克,拌湿土后扬撒于青泥苔上,害藻即刻消失。
高产鱼池开挖注意掌握六要点比较而言,水产养殖投入少、效益高、见效快、风险小,因此水产养殖已成为农村致富切实有效的途径。冬季是开挖鱼池的黄金时间,科学开挖高产鱼池必须注意以下六点:1、不旱不涝选择开发鱼池场地时,要充分考虑能保障久晴不旱,久雨不涝,同时水的来源充足,可随时灌注,并且水质良好无污染,利于鱼类的生长。2、池形池深开挖鱼池要
立秋昼夜温差大,此时水产养殖户水质调节防鱼病要注意以下三点:1.晚上特别是第二天凌晨时,易出现对虾浮头游塘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晚上北风多,气压高,而池塘水较浅,水体发生对流,造成“反底”现象,故而引起对虾缺氧。处理建议:及时开动增氧机,并泼洒“速解安+氧速保”;可以适当提高水位,加大“底居安+底加氧”增氧改底的使用频率。2.池塘中藻类容
1、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2、为解决"三渔"问题发挥主体作用。3、促进大农业发展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4、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病症由鳃霉菌寄生在鱼鳃上引起的.感染鳃霉病的急性型病鱼表现为鳃出血部分鳃丝颜色苍白鱼不摄食出现病情后几天内大量死亡.慢性型的病鱼坏死的鳃丝部分腐烂脱落鳃丝贫血呈苍白色死亡率稍低剪下少许腐烂的鳃丝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鳃霉菌的菌丝.防治方法(1)发病池立即冲注新水平时经常加水可减少发病机会.(2)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全池遍洒.(3)鱼苗、鱼种培育池
高锰酸钾由于具有强氧化性,可促使细菌或其它有机物立即放出新生态氧,通过氧化细菌体内的活性基因而发挥杀灭细菌作用,对杀灭原虫类、单殖吸虫类和锚头蚤等寄生虫有显著效果,是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传统消毒剂。
1)选择适宜的菌种。不同种类的水生动物对菌种要求各不相同;同一菌株用于不同的水生动物,产生的效果差异也很大。使用时一定要了解菌种的性能和作用,如选择不当,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破坏原有的菌群,甚至会引起疾病的发生。(2)合理使用,适当的剂量及浓度。微生态制剂必须含有规定数量的活菌数才能取得应有的使用效果。不能与消毒药物同时使用,
每年3月1日零时至6月30日24时。
一、暴发性出血病暴发性出血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败血症。其发病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多发于夏季高温季节。二、细菌性烂鳃病症状鳃丝红肿或腐烂缺损,表面有白色物质增生,病鱼鳃部黏液多,厌食。三、肠炎肠炎也是一种多发病,常与鲤鱼过量采食有很大关系。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肛门红肿,腹部膨大。离群独游,厌食、绝食。剖开鱼腹、鱼
瓣体虫病,又称布娄克虫病。病原为石斑瓣体虫。该病主要危害石斑鱼、大黄鱼、真鲷等。流行季节为夏季和初秋高温期。主要寄生部位为体表、鳍条、鳃丝上,使鱼体黏液分泌增多,体表形成不规则的白斑。防治方法:①用浓度为2克/米3的硫酸铜海水溶液浸洗2小时,次日重复1次;②用淡水浸浴3~5分钟,3~4天浸浴1次。大黄鱼病鱼鳃盖张开
"迷魂阵"就是用竹竿将网固定在水中,露出水面的围网有几十厘米高,而沉在水下的网还有2米多深。迷魂阵一般呈s形或者回字形,有一个入口,鱼虾一旦进到里面,就再也无法游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