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薯类作物

叶片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褐色或黑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病斑中间为灰褐至灰白色,有轮纹,上生黑色小点。发病部位变硬变脆,雨水冲刷后容易出现穿孔破裂。山药茎蔓发病,初生梭状或不规则斑,中间灰白色、四周黑色,严重的上下病斑融合成片,导致部分茎蔓枯死,严重致全株干枯,病部长满黑色小点。

如何鉴别甘薯脱毒苗?

1、育苗时薯苗的识别。脱毒甘薯育出的苗都很健壮,表现为叶色鲜绿,生长势强。而未脱毒甘薯育出的苗长势较差,叶表面往往有黄色的褪绿斑。?xml:namespace>脱毒甘薯育出的苗提苗时秧苗的发根量都较少,脱毒原原种苗提苗时侧根发生量一般不超过三3条,原种育出的秧苗侧根发生量一般不超过5条,脱毒生产用种育出的秧苗侧根发生量不超过8条。而未脱毒甘薯育出的秧

沙性土的土壤结构性差,水分蒸发量大,同时保水、保肥力差,因此,应多施有机肥,以改善沙土的结构。种植马铃薯时,春季土壤温度回升快,可适时早播种;在无水浇条件时,应进行平作,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不宜垄作,因为垄作时,土壤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大,增加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量。沙土种植马铃薯,利于中耕作业和收获,即使降雨,雨过天晴,可立即收获,且

1、贮藏期薯块的生理变化较大。马铃薯贮藏期要经过后熟期、休眠期,萌发期三个阶段,会发生一系列由高活性向低活性、再向高活性的生理反应变化,因此,贮藏前要注意剔除损伤的薯块和杂质,严格剔除病薯、伤薯和虫咬的块茎,防止贮藏后发病。袋装贮藏的马铃薯不宜装得太满。2、影响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热、通风条件、光、气体和化学物质。

马铃薯是“忌氯作物”?

忌氯作物主要是:马铃薯、白菜、辣椒、莴笋、苋菜、苹果、葡萄、西瓜等,这些作物通常称为忌氯作物。

马铃薯块茎储存一般都需要哪些条件?有哪些方式?块茎贮藏最适宜的温度为1~4℃,超过5℃块茎发芽

前茬为豆类较好,一般来说,不是重茬都可以

(1)炭疽病(GloeosporiumpestisMassee)为害茎叶。6月中旬发生至收获期。常造成茎枯,落叶。防治措施:清园,烧毁病残株,减少越冬菌源;种栽用1:1:150倍波尔多液浸泡4分钟,消灭病菌;生长期发病初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褐斑病(CylyndrosporiumdioscoreaeMiyabeetlto.)也叫叶斑病,为害叶片,7月下旬开始发病。防治

坐水栽植。栽植时间看天气而定,今天春天偏暖,我们这里栽植偏早,5月5日左右就开始了。

马铃薯和甘薯同是薯类,马铃薯的储藏,最适于2-4度,要是热了,它就会发青发芽。发芽之后的马铃薯会产生一种毒素,叫龙葵素,对人畜有害。可是甘薯,却喜欢15度上下的环境,要是低于9度,它就会僵心,不久就会腐烂。马铃薯和甘薯既然对外界温度有那么严格的要求,要是硬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使一个受损失,甚至会两败俱伤。

甘薯的营养价值?

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十余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甘薯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是非常好的营养食品。甘薯淀粉含量高,一般块根中淀粉含量占鲜重的15%-26%,高的可达30%;可溶性糖类占3%左右。每100克鲜薯中含糖29克、蛋白质2.3

危害红薯的害虫主要有哪些?

我国甘薯害虫的种类很多,除少数专门危害甘薯外,大部分是杂食性的,危害多种作物的害虫。而且害虫的种类由北向南逐渐增多,造成的损失亦相应加重。主要危害甘薯的害虫有20余种,其中发生普遍而严重的有甘薯蚁象、甘薯长足象、斜纹夜蛾、甘薯天蛾、甘薯麦蛾、以及地下害虫的大蟋蟀、黄褐油葫芦、非洲蝼蛄、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

病害特征: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时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展,因受叶脉限制病斑多呈角状,也有不规则形。病斑初时黄绿色,后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中间淡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淡灰色稀疏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致使叶片黄枯脱落。致病菌为甘薯褐斑病菌。病菌分生孢子梗由气孔成束生出,淡褐色,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鞭状

这几天起红薯是不是有点早?

不会,有南安早薯,8月下旬就上市了。是的,有点旱,红薯还在膨大。秋分后比较适宜,现在起,不好储存。咱这地区还早一点,价格合适了也可以。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与防治

马铃薯苗期管理关键技术?

马铃薯苗期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全苗,促壮苗,力争在大旱之年搭好丰产架子。1.及时培土保全苗马铃薯田块土壤大部分为黄壤土,土壤颗粒大,持水力差,土壤水分蒸发快。目前干土层为10-15cm,而马铃薯种薯大小就达10cm左右,出苗后会极易受旱灾影响。对这类苗,出苗期要及时进行浅中耕培土,加厚覆盖土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缓水分蒸发速度,延长幼苗存活时间,

如何进行地下害虫的防治?

防治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精耕细作,消除杂草,灌水,轮作;物理及人工防治:人工捕杀,灯光诱杀,糖液诱杀,堆草诱杀;生物防治:培养大黑金龟乳状芽孢杆菌,接种土壤内,使蛴螬感病致死;化学防治:可结合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进行药剂浸苗,拌施毒土,毒饵诱杀,药剂喷洒。特别推荐采取农业措施防止地下害虫,化学防治必须符合国家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要求

甘薯黑痣病的发生与防治

病菌主要在病薯块上及薯藤上或土壤中越冬。翌春育苗时,引致幼苗发病,以后产生分生孢子侵染薯块。该菌可直接从表皮侵入,发病温限6~32℃,温度较高利其发病。夏秋两季多雨或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及盐碱地发病重。防治措施1.选用无病种薯,培育无病壮苗,建立无病留种田。2.栽培措施:春薯可适当晚栽,能减轻黑痣病发生;注意排涝,减少土壤湿度;有

红薯是块根作物,也是良好的间作套种作物,它不像其他种子作物那样有明显的成熟期,其栽插和收获时间不像其他作物那样严格。间作套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作物复合群体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作用,有一定的边行优势。但间作套种时不同作物之间也常存在着对阳光、水分、养分等的激烈竞争。对作物高矮不一、生育期长短有参差的作物

1、斜插法。薯苗入土节位3~4个,有深有浅,单株结薯数中等,一般比直插法多,比水平浅插法少,上部节位薯比下部节位的大。斜插法的薯苗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特别是抗旱保苗成活率比水平浅插法高,且容易栽插,节约劳力,产量也相对稳定,配以其他措施,仍可获大面积高产。2、水平插法(含改良水平插)。薯苗入土各节位4~5个,都分布于离畦面5厘米左